然而,改革不是没有难处。要拧干“成本毛巾”里的最后一滴水,政策引导、技术支持都很关键,但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自身定位的调整、服务理念的改变也非常重要。改革之难,难在自我削权、主动让利,刀刃向内不能仅仅是摆出一个姿势,也不能仅仅划破表皮,而是要深扎深挖,用政府部门的自我革命换来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
这种伤筋动骨的“自我革命”本来就难,现实中还伴随着一些疑惑,让基层工作人员拿不准尺度。比如在义乌,当地监管部门就犯愁:一方面,压减审批材料、降低准入门槛是义乌市场主体高速增长的关键性举措,另一方面,有些材料是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但当地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这个材料既不是登记注册必需的,也不构成违法经营的必要条件。目前当地以为企业减负为原则,不要求企业主提供这一材料,但如果今后发生了相关问题,这个责任该由谁承担?
基层工作人员有这样的疑虑可以理解,但是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放”的步子完全可以再大一些,“管”的模式可以再新一些,“服”的方式可以再活一些。基层的创新和改革,只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都应该鼓励,让他们愿服务、能服务、会服务、敢服务。
近段时间,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是热点话题,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政策,给民营企业打气加油。“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开之后,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又印发《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要求各地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出更多切实管用的改革举措。也就是说,现在基层的实践,很可能就是在为未来的改革探路,就像浦东的“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一样,成为日后造福全国企业的创新举措。
而且,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放”的步子大一点,完全可以通过转变监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既提高监管效能,又切实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总之,优化营商环境,胆子大些无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 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