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迎新春玩出“新花样”
“胥家镇的迎新春活动年年有,今年搞出了新花样。”四川省都江堰市胥家镇70多岁的袁大爷刚刚在义诊服务台量完血压,一边撸袖子一边带着记者前去观看文艺表演。
第一个“新花样”是表演形式有创新。今年,胥家镇的迎新春活动除了传统的歌舞表演外,还通过台上台下互动提问的方式将农业技术、政策法规、乡规民约等融入表演中,既提高了老百姓的参与度,也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
第二个“新花样”是胥家镇桂林社区100余位手艺人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家”了。雕刻作品生动灵巧、手工编织品精巧别致、春联书法刚劲有力、绘画作品细腻生动……要不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还真是很难将这些作品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群众联系在一起。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胥家镇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更加侧重文化内涵的注入,不断鼓励农业与文创相融,实现‘口袋不瘦脑袋也富’。”据胥家镇党委书记付岷涛介绍,通过传帮带,1000余人的桂林社区涌现出了100余位手艺人,大多从事非遗项目技艺。前不久,他们还成立了四川首个“民间工匠文艺协会”,希望推动整个社区手工艺文化的传承。(经济日报记者 刘 畅)
山东鱼台:书屋里过个“文化年”
1月30日上午,天空飘洒着丝丝细雨,但寒冷的天气没有阻止山东鱼台县清河镇鉴洼村村民到农家书屋学习的脚步。在外务工返乡的村民、放假回家的大学生,竞相来到这里“充电”“淘金”。
“我常年在南方城市打工做房屋装修,平时想看书也不方便。今年回家,了解到政府对稻虾种养项目有补助政策。这两天,我专门来农家书屋阅读了很多关于稻田养虾的科技书籍,开春后准备自己投资搞生态小龙虾养殖,不再出去打工了。”“80后”青年鉴启航说。已在外面打工3年的村民鉴学峰接过话题:“我们这里的绿色生态小龙虾、甲鱼等水产品全国闻名,我今年也准备回家投资建个‘农家乐’,过来翻翻书,琢磨几个乡村特色菜。”
“自从农家书屋建成后,以前很多热衷于打牌的牌友都成了书友。”清河镇文化站站长张建新介绍道,除了成人外,青年志愿者们还引导村里中小学生走进农家书屋,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他们还专门请来会传统手艺的老人,教孩子们剪纸、扎花等传统手工,让孩子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为给村民提供节日文化大餐,农家书屋全天候开放。”鉴洼村村委会主任鉴学群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贵州锦屏:隆冬忙充电 开春谋转变
“今天的培训全是土话土语,讲的都是干货,讲到了我们的心坎上,让我们发展油茶的信心更足了。”春节期间,贵州省锦屏县农技站的专家把政策、技术送到了启蒙镇流洞村的油茶种植基地,分别从种植、管理、采摘到贮藏,以及国家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平时我们忙于农活,没时间读报纸、看新闻。春节期间空闲时间比较多,农技站送培训来,让我们了解到了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精神,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村民龙胜万说。
村民林安标更是谋划要大干一场,“我要加快炼山整地,争取开春后把20亩荒山全部栽上油茶苗”。
在活动中,锦屏县一方面用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语言讲技术、传经验,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为春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准备。另一方面,组织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现身说法,晒晒自家好日子,传授致富好经验,帮助群众算算“秋后丰收账”“增收致富账”,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群众发展更有干劲、更有信心。
截至目前,锦屏县采取“菜单化”方式,紧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政策讲解和技术培训活动2000余场,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