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玉波 通讯员白莲)“近年来,国外对蒙医药专利及论文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让我感到既欣喜又担忧。”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董钰在近日举办的蒙医药专利池启动仪式上呼吁,蒙医药产业亟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提前规避被国外制药企业“盗版”,从而导致创新成果以及传统知识财富流失现象的发生。
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性的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机构,这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始终处于民间分散的状态,难以对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政策发挥更大的决策支撑作用。在目前的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蒙医药中的传统方剂、药浴治疗法、接骨法等传统知识被排斥在专利法保护范畴之外。
据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刚刚发布的《蒙医药知识产权分析报告》显示,蒙医药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也不容乐观,专利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品牌战略思想、专利申请量低位徘徊、只会使用而不懂保护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蒙医药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目前蒙医药企业还处于规模小、层次低、品牌少、创新能力弱、分布散、无指导性的孤军奋战境况,未形成影响力和产业集群。”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韩勇说。
“目前自治区蒙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17年全区蒙医药总产值10亿元,而云南白药厂1年产值就达300多亿元。虽然与其它民族医药存在差距,但也拥有巨大潜力。”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副巡视员云涛表示。
“建立蒙医药专利池,统一运营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势在必行。”韩勇表示,专利池的运营,将有利于蒙药企业及时了解竞争环境,提高研发能力,规避市场风险等。
专利池将全面对接全国蒙医药研究机构、高校、企业以及民间从业人员,广泛征集蒙医药专利入池,整理、盘活和优化高质量蒙医药技术专利,并全程对池内的技术专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指导。韩勇说,“其目的是将蒙医药专利变得有价有质,让技术转移转化交易变得更有序。”
李玉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