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一基金经理指出,开放境外机构参与信评,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配合债券通,对国内债券评级积极向好的作用会更大些,可能带来国外一些先进的评级理念。“有一点可以比较明确,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一个趋势但也是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也已经无法回头了,长期来看内外资本市场的融合,定价的趋同是必然趋势,应该看好市场未来的发展。”
海富通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莫迁表示,国内信用评级市场一直以来存在部分评级虚高的问题,监管和评级机构自身也想改变这种状况,但受困于激烈的竞争关系使得行业自发变革的难度比较大。“境外评级机构的进入可能会是一个契机,虽然进入初期行业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内评级机构的市场份额可能受到冲击,但长远看有助于提高评级机构自身实力,增强行业的公信力,推动国内评级行业的发展。”
沪上一定开债基金经理坦言,境外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将会被作为一个参考,目前境内评级公司通常给予债券过高的评级,一旦境外机构进入,可能会倒逼国内评级机构进行转变。
上述基金经理指出,虽然门槛已经放开,但最终落地仍需要不少时间。莫迁也指出,境外评级机构想真正参与国内评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监管、法规到评级理念、评级方法都有很多东西需要磨合。预计会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也与监管层的推动力度有一定关系。
不过也有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即使外资真的进入评级市场,影响也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
一家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指出,海外评级机构进入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是由行业经营模式来决定的,目前国内债券评级大多是由发行人付费制度,发行人为取得更多的融资一定会倾向于选择给自己评级更高的机构。“虽然海外评级机构的参与会给予市场一定的制约,但力度会比较弱。”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研究组主管陈志新表示,海外评级机构进入可能会在技术上出现优势,但是本土化的机构还是有着相当大的优势,至于说对债券违约的正面影响,目前看还是比较难的,“本来国内债券违约发生的企业都是初期评级所无法预测的,公司基本面也都还可以,即使是国外机构,也很难真正发现风险。”
陈志新认为,国外机构在技术上、严谨度上会比国内机构更深入,会披露一些对于公司的看法和报告,可能会减少未来潜在的风险,但是也不能说直接减少债券违约的发生。
莫迁也认为,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并不取决于评级机构,但海外评级机构的进入如果能推动评级机构提升报告的质量和及时性,则有助于市场更好识别风险。
上述定开债基金经理也表示,随着债市违约不断出现,评级公司本身的信誉堪忧。而对于投资而言,债券评级是风控指标,但更重要的仍然是立足于基本面分析,扎实做好调研。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