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趣店在2014年成立至今保持高速增长。在交易规模方面,2014年到2016年趣店的营收总额分别为0.24亿、2.35亿和2.13亿美元(约合14.43亿元人民币),2015年和2016年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879%和514%。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趣店的营收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截至上半年末,趣店的总营收达18.3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72亿元相比增393%,增近4倍。
从净利润指标看,趣店在2014年和2015年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0.41和2.33亿元,而在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净赚5.77亿元。在2017年,净利润延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趣店实现净利润9.7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22亿相比增698%,增近7倍。
与蚂蚁金服战略合作
趣店营收和净利高速增长的背后,不能忽视的是和蚂蚁金服的战略合作。招股书显示,蚂蚁金服子公司对趣店的持股比例为12.8%。而关于趣店与蚂蚁金服的合作,在招股书披露后被“广泛而深刻”地解读。
资料显示,2015年8月,趣店获得蚂蚁金服和老股东的2亿美元E轮融资,数月后,趣店集团旗下产品接入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同时,获得支付宝提供的流量入口。
点击支付宝APP首页的“更多”,趣店旗下的“来分期”,和滴滴、淘宝和优酷等品牌,一同展示在“第三方提供服务”的区域中。通过该按钮注册成功后,信用评估将通过芝麻信用完成对真实身份的认证,评估通过并且提交提现申请后,借款和还款均需通过支付宝进行。
很明显,蚂蚁金服的支付宝渠道为趣店带来了大量的活跃借款人。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趣店平台的月活跃用户(MAU)达2890万人,同比增长116%;交易人数2079万,同比增长180%;交易额215亿元,同比增长246%。
活跃用户大幅增长的同时,趣店的获客成本也显著降低,从2015年的169.25元到2016年的33.48元,营销费用也随之下降,2015年为1.92亿元,2016年为1.82亿元。
很多人因此质疑,一旦蚂蚁金服停止和趣店的合作,趣店未来难以维持高成长和高盈利。
然而,和业务伙伴的合作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和支付宝这样的超级流量入口合作。但就目前而言,正是基于趣店创始团队的努力和战略股东蚂蚁金服的支持,才促成了亮眼的成绩。
而且,就连趣店自己也对未来业务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招股书中进行主动提示:“蚂蚁金服为公司业务运营的多个方面提供服务。如果出于各种原因蚂蚁金服为我们或借款者提供的这些服务以任何方式受到限制、效率降低,或是成本上涨,甚至完全不再可用,那么我们的业务可能会受到实质性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消费信贷业务方面,我们可能会与蚂蚁金服展开竞争。”
并且,支付宝为趣店提供的包括流量入口在内的诸多免费服务已于今年2月到期,2017年8月,双方重新签订了合作协议,支付宝开始向趣店收费。并且,对趣店的收费方式与其它消金业务合作伙伴基本保持一致。
商品分期有望成为新盈利增长点
趣店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金融服务费(Financing income)。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的金融服务费收入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65%、88%、83%。与此同时,趣店正在扩展商城等其他收入来源,这也是其今后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数据显示,在趣店的营收中,商品价差收入规模仅次于服务费收入,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达0.03亿元、0.62亿元和1.27亿元,而截至2017年2季度末,趣店商品价差收入达2.5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0.28亿元增796%,增近8倍。
招股书显示,趣店运营着由第三方供货的网络商品分期平台。截至目前,趣店有超过240个商品供货商,其中包括一些知名的消费品牌及超过1,000个热售品牌的授权经销商,比如苹果iPhone。
从分期产品类型上看,趣店商品分期平台的商品覆盖手机、电脑、家具、手表及其他饰品、运动及户外服装、行李箱包等常用商品。截至2017年2季度末,趣店商品分期平台上拥有超过140,000 SKU商品品类,商品分期有望成为趣店新的盈利增长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