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如何认识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访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7-10-24 我要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如何认识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如何认识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必将使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请问对此如何理解?

  周汉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准确认识和正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开放观,就是准确认识和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开放实践,无不是以更大的开放倒逼更深入的改革。

  从1978年到1988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依次建立,是一波又一波的开放浪潮。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使中国的对外开放由点连线成片;1986年年中,我国政府毅然决然提出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原始缔约国地位,到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年的筚路蓝缕、艰辛谈判,中国完成了融入国际社会、向国际规则靠拢并逐步成为国际规则的捍卫者和新的国际规则的缔造者之一。特别是1990年4月18日浦东新区的设立,到今年4月1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我国19个新区逐次推开,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时间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必将使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反复要求的自贸区建设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一贯思想。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也是这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请问如何理解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周汉民: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自贸区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与上海6340平方公里面积相比,不到1/220,但是上海自贸区不辱使命、不畏艰险,以体制、机制、法治的创新,开启自贸区改革试验,率先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在投资管理措施、贸易便利化措施、商事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和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开放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以2015年4月份上海自贸区扩区和天津、广东、福建再建三个自贸区为标志,中国自贸区试验进入2.0时代。可以说,深化自贸区改革是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崭新谋篇布局。

  以扩区后面积达到120.72平方公里的上海自贸区为例,占浦东新区1/10土地面积的自贸区,创造了2016年浦东新区3/4的生产总值;占上海总面积1/52的自贸区,创造了2016年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自贸区已经成为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标志。

  今年4月份,辽宁、陕西、河南、重庆、四川、湖北、浙江新设七个自贸区,使中国自贸区建设进入到3.0时代。其重要标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给中国的自贸区试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给予了前行的动力。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反复要求的自贸区建设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一贯思想。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也是这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无论是投资领域、贸易领域、其他商事领域、海关监管领域,还是政府自身改革方面,都应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对标世界最高标准,建设我国的自由贸易港,其实就是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实现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崇高目标,建设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的初步体会和建议是:首先,在全国已有11个自贸区的客观条件下,制定国家统一的“中国自贸区法”时机已经成熟,且刻不容缓。同时,该法可以作为对世界自贸区实践的法制贡献。其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议每年举行“中国自贸区论坛”,集世界智慧,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提供新的思路和智力支持。第三,围绕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并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加大行政改革的力度,打破一切阻碍自贸区健康发展的藩篱,真正体现“一公平四保护”的法治环境,即公平竞争的市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环境的保护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当下,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正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有机协调和各司其职。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必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请问这对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有何意义?

  周汉民: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今天,“一带一路”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力和全球治理新倡议。这不仅体现在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不仅体现在我国已与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相关协议;不仅体现在我国对相关国家的投资已达500多亿美元,并建立了56个开发区;不仅体现在去年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双边贸易已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1/4强;不仅体现在我国所倡导的“六廊六路”和“多国多港”合作倡议符合实际,并在积极推进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已经3次载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和其他文件中。即2016年11月17日联合国大会决议,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2017年9月11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就是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选择和基本遵循。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开放无止境,这是我们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行动,一定要驰而不息、踏石留印。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商务部:对原产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对原产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

  • 党的十九大代表和相关领域专家解读十九大报告: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党的十九大代表和相关领域专家解读十九大报告:把

  • 党的十九大代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党的十九大代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

  • 经济日报评论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经济日报评论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