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鲲”号3日下水的消息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众多媒体,船坞附近的手机网络信号甚至一度堵塞。《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装待发的“天鲲”号在前一晚就挂上了巨大的庆祝条幅。3日10时30分,一艘牵引船牵引着“天鲲”号从早已注水的船坞内缓缓驶出,驶向宽阔的江面,全程不到10分钟。
在下水的前一天,《环球时报》记者登上已完成陆地建造最后阶段的“天鲲”号。现场工作人员形象地把它称作“毛坯房”,因为一些重要设施,譬如在作业时当作“支点”的钢桩尚未安装,船体线路还未完全铺设完毕。记者在船舱内看到,一些工人正在船员宿舍安装家具。继续沿着窄窄的楼梯上行,就到达了“天鲲”号顶层的驾驶舱,长长的航行操作台还盖着塑料薄膜。航行操作台对面是挖泥操作台,总体布局与“天鲸”号完全一样。
监造组船体工程师孔凡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在干船坞内船体受力与日常作业不同,重要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只能在下水后才能进行。建成后,船长140米、宽27.8米的“天鲲”号将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
“天鲲”号定位为全电力驱动、双定位系统、全球无限航区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之前的挖泥船相比,“天鲲”号的性能提升和技术创新点非常多。以挖泥船作业时的“支点”钢桩为例,孔凡震向《环球时报》记者列了对比数据:“天鲸”号的钢桩98吨,而“天鲲”号的重型钢桩则是183吨,几乎翻了一番。以前的钢桩可以扎入海底泥沙来定位,“天鲲”号则能扎入岩石。对于“天鲲”号的挖掘能力,孔凡震形象地介绍说:“如果用‘天鲲’号挖相当于一座水立方的泥沙,功率最大的情况下只要6天半。”
“天鲲”号的先进之处还不仅限于施工作业。在甲板上,《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船舱底部和甲板之间有很多圆盘一样的东西。“天鲲”号船长告诉记者,那是主动空气减震装置,能大幅减少和隔绝船舶施工期间的低频振动,保证船员居住生活舒适和设备运转的安全。“施工期间在舱里打开电脑,把鼠标放在桌子上,光标会纹丝不动。”
在码头,一个外国面孔引起《环球时报》记者的注意。他来自比利时,名叫弗朗西斯科,是这里唯一的外方顾问。谈起“天鲲”号,弗朗西斯科很兴奋:“我干这行(指船舶建造)已经16年了,曾在比利时和荷兰的大公司工作过。在来中国之前,我以为中国的项目标准很低,结果发现我错了。有些设备非常复杂,甚至欧洲造船强国都不愿意独自研发,但中国做到了,中国完全可以跟欧洲国家竞争。”
自主研发对中国制造业意味着什么?在2日的记者会上,《环球时报》记者听顾明提到一个细节:“在无法自己造船的年代,国家特批从荷兰换来一艘耙吸船,花了4吨黄金。”顾明说,船舶制造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行业,以前想要进口一个泥泵,整条船就都得按照人家的设计来造。“现在‘天鲲’号是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关键技术、制造水平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买不来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