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慧城市在我国发展如火如荼,但很多人都会问智慧城市到底哪里智慧了?市民有什么感受呢?”软通动力集团高级副总裁杨旭青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智慧城市发展首先要强调以人为本,让人民有获得感;其次是社会大系统,强调各部门协同服务,让市民办事少跑甚至不跑路。
“精准服务是当今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核心。”杨旭青介绍,此次在高交会上展示的“城市智慧中心”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牵头研发,旨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利用,大幅度提高城市治理效率,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杨旭青表示,“城市智慧中心”的最大亮点是直接面向市民,依靠大众力量来解决城市问题。“对此,我们有‘三只眼’,一只眼是街边摄像头、一只眼是互联网、一只眼是市民的手机”。杨旭青说,市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上报社区治安、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接到市民反馈后,城市智慧中心系统将快速决策和应急响应,实现城市治安、消防、城管等紧急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协同联动。比如交通管控中心通过交通卡口分析、秒级识别违纪车辆、道路流量预判等,实现道路流量智能控制,提升交通效率。
“这个平台就是通过搭建一个市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来构建社会和谐的典范模型。这样,市民能够参与城市治理,获得认同感。”杨旭青指出,市民通过参与此类活动,还能够获得城市积分,通过城市积分体系、可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市民参与积极性,加强城市管理能力,形成良性循环互动。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互动流程产生新兴城市智慧治理的新模型——‘1+N’模型。其中,‘1’就是城市智慧中心的模型,让市民作为参与者,让每一个移动终端变成解决城市问题的‘猎鹰’,形成城市治理众‘智’成城的新典范。”杨旭青表示,目前,软通动力已在中国150多个城市完成智慧城市战略布局。未来,软通动力还将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使城市更加智能,使环境更加优美,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经济日报记者 沈 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