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来自“香港商报财经分析”,作者:邱媛媛 养老向来是中国人的心头大事之一。 最近,贝莱德(BlackRock)就做了一个“环球投资者取向调查”,结果显示,香港有86%受访投资者已着
本文来自“香港商报财经分析”,作者:邱媛媛
养老向来是中国人的心头大事之一。
最近,贝莱德(BlackRock)就做了一个“环球投资者取向调查”,结果显示,香港有86%受访投资者已着手为退休存钱,领先整个亚太地区的74%!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墨西哥的90%。
看来,香港人未雨绸缪的意识的确强。
然而,该调查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结果:虽然香港投资者为退休准备意识强烈,并采取较积极投资方式,但仍未能带来理想的退休入息。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力不从心。
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有两个:
首先呢,几乎所有界别的受访者均低估自身的预期寿命,以及其退休所需的储蓄和开支。
另一个原因呢,就是香港整体人口寿命有所延长,使实际退休生活年数与预期年数多出了8年的差距,因此整体的退休开支在上升。
前不久日本厚生劳动省就做过调查,结果香港已一跃成为全球最长寿的地区,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81.24和87.32岁。长寿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每活多一年,相应的生活费就要多一点,想要安心颐养天年,钱的问题也是压力山大!
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现时全球和香港的经济状况都在上升,生活成本开支也较前年上升5%,这些因素都令本港投资者对达到预期入息的信心下降。调查显示,该信心指数由2015年的44%下跌至今年的41%。
过半港人投资倚赖网上信息
要达到储蓄的目的,选对方法也相当重要。
该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做长线储蓄及投资决策方面,51%的本港投资者倾向倚赖网上资源,41%的受访者则是通过家人和朋友获取投资意见,30%的受访者选择谘询理财顾问。
在那些有向理财顾问寻求专业意见的受访者中,对实现退休入息需求的信心比率较高,并更了解自己的退休入息的需要。贝莱德香港零售业务主管李绍莉表示,网上信息较杂,投资者应该学会去分析其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持,她建议向专业人士咨询来保证投资的回报率。
近半的本港投资者偏向投资收息股作为最佳的收入来源,并有手持现金和投资股票的习惯,此两类资产合共占投资组合约3分之2(33%现金与31%股票)。与201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港投资者减持了现金配置,现金占投资组合的比重由2015年前的46%下跌至今年的33%,这些资金主要转投至股票和投资相连保险产品,藉此实现财务目标。
同时,本港投资者对投资回报抱有极高期望,30%受访者期望每年获得10%以上的回报,另有43%受访者认为赚取超过10%的收益水平分属合理。但在利率偏低而且市况反覆的环境下,要达到所需退休储备的水平将极具挑战。
宜分散投资降风险
李绍莉表示,港人热衷炒股,投资意识较高。她称现时低息环境,加上楼价的居高不下,令本港投资者转向股票市场。但她亦建议应分散投资组合,毕竟股市风险系数较高。
贝莱德亚太区零售业务主管莫达文(Damien Mooney)亦表示,港人倾向选择股票这类入场费较低的投资产品,避免升值而被征收增值税。而市场上许多的投资选择,例如互惠基金等,较股票来说,成本太高。
“千禧世代”退休储蓄意识强
在本次调查中,有一项结果令人感到十分意外。
那就是,香港年龄层为25至35岁,处于“千禧世代”的受访者对退休规划意识非常高,并且不少受访者在年纪较轻时便主张开始积极筹谋。调查显示,该世代的每5名受访者中就有4名已开始为退休作准备,比率高达81%,冠绝亚太区。
而说到本港投资风向的影响,本港的“千禧世代”大多较愿意承受投资风险,早早就投身股市。多达68%的受访者持有股票,高于亚太区的42%,而他们股票占投资组合的比重高达29%,接近亚太区的2倍。
调查也发现,约80%的本港“千禧世代”有意减持现金,但碍于市场波动,58%的受访者在运用现金作进一步投资的决策上的信心,较52%的亚太区“千禧世代”低。李绍莉表示,本港“千禧世代”早为退休做准备的结果值得鼓舞,这些年轻人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早接触股市,且本港金融环境教育也对其潜移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