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兄弟姐妹都同意由我来继承父亲的房屋,但一直未能进行公证,也没有这个意识,导致这次棚改补偿款不能兑付。经过街道负责人和法律顾问的讲解,我才意识到遇事只有通过法律途径,才能解决问题。”张文才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迎江区棚户区改造面积达43万平方米,涉及棚改户2628户。尽管这是一项重大利好的民生工程,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问题,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对此,安庆市迎江区积极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工作,引导帮助群众遇到困难“不信访只信法、不找领导找法律”,从而实现棚改任务的和谐快速完成。
近年来,迎江区在推进棚户区改造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均全面引入了法律顾问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在各项政策出台前必须要经过法律顾问的审核把关、重大决策时法律顾问必须列席会议、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法律顾问必须全程参与,并加大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力度,最大程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日益浓厚。
“法治,并不意味着人情冷漠。在依法办事前提下,我们最大程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华中路街道有155户居民居住在平均每户面积只有40多平方米的筒子楼里,因为是单位公房,产权资料不完整,按现行政策只能享受70%的棚改补偿款。另外还有近200户公房证载面积小于实际居住面积。如果这些低收入群众在棚改过程中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合法政策红利,必然气不顺、增阻力。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这300多户群众通过合法合规的程序,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身合法利益,每户增加的征迁补偿款从四五万元到10多万元不等。这样的例子在迎江举不胜举。”迎江区棚户区征迁改造负责人郑孝坤介绍。
迎江区农林局机关干部沈大风是第一次被临时抽调从事棚改工作,工作中遇到的被征迁对象的家庭财产纠纷、产权和债权交织等各种矛盾,一度令他陷入困惑,不知所措。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他逐渐掌握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法治方法,攻克了不少棘手难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难题、化解矛盾,使自己的法律素养得到提高,政府公信力也明显增强。”沈大风感慨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白海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