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截至11月底,今年以来股票策略、组合基金策略、宏观对冲策略分列八大私募策略平均收益前三位,今年平均收益分别为12.40%、10.01%、8.55%,第四至第九位分别是量化复合、主观期货、债券型、套利策略、程序化期货、阿尔法策略,收益均在6.89%至-1.32%之间。
今年阳光私募行业最大的特点是“马太效应”凸显,百亿元级私募无论是新产品发行量还是收益率均居行业首位。数据显示,在今年私募新发产品中,股票型基金仍占半壁江山,截至11月底全年发行7663只新品,创近3年发行量新高。从发行数量看,100亿元以上私募今年以来平均发行产品数量为12.34只,50亿元至100亿元的私募平均发行6.93只,20亿元至50亿元的私募平均发行7.72只,10亿元至20亿元私募平均发行4.85只,10亿元以下私募平均发行仅有1.15只。
在收益率方面,无论是今年平均收益还是正收益占比,百亿元级私募均远超其他规模类型私募机构,巨型私募规模优势显现,可谓规模和业绩双丰收。截至今年11月底,100亿元以上私募机构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22.49%,50亿元至100亿元的私募收益为9.12%,20亿元至50亿元私募平均收益为13.24%,10亿元至20亿元的私募平均收益为14.49%,10亿元以下私募平均收益为9.58%。
格上理财研究员徐丽认为,随着资产管理行业逐步发展,私募行业监管趋严,行业内强者恒强的现象也愈加明显,市场资源日益向品牌和实力倾斜。大型私募机构除平均业绩更为优异外,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在发行方面,越大型的机构今年发行产品数量越多,强者恒强,私募行业逐渐呈现“马太效应”。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2018年该如何选择阳光私募?格上理财研究员雷蕾认为,不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投资能力优秀的私募机构投资业绩总能跑赢市场中的大多数私募机构。因此,精选私募机构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雷蕾建议,投资者可以从私募管理人的历史投资业绩、投资理念、公司团队的稳定性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公司内部决策的有效性以及投资组合的稳定性等5个方面对私募管理人综合评判,选择综合能力最优的私募管理人。
此外,目前市场上不少专业私募机构在整个私募行业内深耕多年,对整个行业和私募机构有深入的了解,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自己认可的、专业的机构来选择私募。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之前,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和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与自己风险偏好匹配、自己认可的优质私募。
雷蕾表示,2018年A股市场大概率将迎来结构化行情,部分具备较深精选个股能力的股票型私募或将会有不错的表现。同时,近期期货市场的波动率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伴随着波动率的提升,部分CTA策略私募届时或将有所表现。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