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网站(BBC)12月27日报道称,“佛系青年”在媒体与网络上衍生一系列新词,包括“佛系追星”、“佛系恋爱”、“佛系过节”、“佛系妈妈”……
报道称,“佛系”一词其实来源于日本,尽管查不到明确出处,但2014年,“佛系男子”一词在日本某杂志出现过,专指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子,具体特征为:最重视兴趣、喜欢独处、想按自己的节奏行动、恋爱好麻烦、不想顾虑周遭、不需要女朋友,跟女生在一起好累。
报道称,至于中国的“佛系青年”,并不限于男子。“佛系”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对事情没有什么所谓、处之泰然、不费劲、不争斗。
不过,“佛系”与真正的佛家思想有什么差别?
正牌90后“佛系青年”怎么说
BBC找了一名真正的90后出家人“僧范儿”聊了聊这个话题,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隐去了这位师父的住地及法号。
BBC:当初为何选择出家?家人怎么说?
僧范儿:我是2008年,也就是16岁那年出家的。我当时去福建旅游,在山顶看到那个庙,特别美,就准备在那住一周。我住着住着就不想回去了,因为我跟着她们一起上早课、过堂,感觉特别美好,我索性就出家了。我父母一开始不同意我出家,来庙里找过我好几次,但我坚定出家,他们也没有办法,现在他们已经慢慢接受了。
BBC:你怎么看待“佛系青年”这个话题引爆社交媒体?
僧范儿:我有关注这个话题。我觉得吧,一方面,大家现在物质方面不缺,就开始对精神层次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因为打上了一个90后的标签,现在网上活跃的90后、00后很多,大家容易对号入座,消极的心态很容易产生共鸣。
BBC:“佛系青年”这个概念跟真正的佛家文化有关联吗?
僧范儿:外界是错误理解了“佛系”这个词。现代人对佛教文化认识浅薄,以为出家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但真正的佛系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开悟后的明了,是对一切事物不执著、淡然,是一种积极的处世心态。
BBC:你在佛学院的生活是怎样的?
僧范儿:佛学院的出家生活比较规律,早上6:00起床早殿,7:20吃早饭,8:30开始上课,11:15吃午饭,12:30午休,下午13:45上课,16:45下课,17:30晚饭,18:30诵经,19:00开始晚自习,22:00休息。但我们也会刷微博,刷朋友圈。平时大家也会一起过生日。我很喜欢摄影,经常出去拍照。
BBC:寺庙的生活跟佛学院有何区别?
僧范儿:读佛学院之前,我在福建一个寺庙住了六年。那个寺庙在山顶上,有100多个出家人,那个地方也学习,但相对少,我们需要自己砍柴、种菜、挑水,需要自力更生。后来我又去江西一个寺庙的禅堂住了三年。
“佛系青年”代表“低成就欲望”
报道称,虽然“佛系”得到不少年轻人的共鸣,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批判的声音。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中国青年报》网站的文章更直白,说90后在现实的问题,并没有因“佛系”态度而得到改变。
有学者认为,“佛系青年”代表了90后“低成就欲望”的特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对BBC说:“一是在物质充沛和网络发达的现实社会中他们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二是他们快速成长和获得突出成就的机会在减少,或者说是难以企及之前代际人群快速发展的步骤。”
“本质上,还是社会变迁太快,青年生活境遇中有太多新内容,不完全是一种与主流社会的割裂和对抗。”
是否应该以“佛系青年”标签整个90后世代?田丰说:“中国这一代人的标签太多了,我觉得不应该奢求有一个统一的标签,‘佛系青年’本身也包含了比较多内容,不同的人从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只是以这样的标签来界定这一代人可能有失偏颇。”
但他认为,“佛系青年”引起热烈讨论有正面意义。
“就像之前的身体被掏空、空巢青年一样,未必会有特别大的、真实的社会影响,但是可以激发人们去反思,去了解更多青年人的生活。这种观点能够被表达出来当然对社会进步是一件好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