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房的主人陈拥军告诉记者:“我能住上这样的新房,能够置办丰盛的年货,靠的就是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你看我盖这座房子,政府给的直接补助就有17万元。我们从心里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共产党。”
基础设施大变样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状况,加上天气冷凉、土地瘠薄的自然条件,只能种些土豆、小米等经济价值低的农作物。到“十二五”末,这里仍然处于国家贫困线之下。而作为贫困县中特困村的骆驼湾,到2011年底农民人均收入才刚刚突破1000元。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进行工作调研。在骆驼湾村农民群众的土炕上,总书记鼓励干部群众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此后,骆驼湾村277户农户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信心百倍地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
大型工程和运输车辆随着筑路大军开进了山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条8米宽的沥青硬化路面穿越4个自然村,直到半山腰的香菇种植基地。从此山里山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交通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村庄的整体提升改造也在同步进行,新颖别致的村民广场、水丰岸绿的生态公园、宽敞明亮的中心小学、高大宽阔的村民戏台相继诞生。基础设施的深度变化,让骆驼湾村真正获得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环境。
“如今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到了产业基地,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不仅村里的水果蔬菜能够及时运出,而且吸引了大批城里的观光客。”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说。
家家户户住新房
走进如今的骆驼湾村,从村头到村尾,全体村民一户不落地翻盖了新房,有的是两层小楼,有的是独门小院,在山湾中依势而建。整个村庄在活泼中彰显着个性,整齐中浸透着古朴。
骆驼湾村过去是一个整体贫困村,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一户人家翻盖过新房。要实现整体脱贫,改善人居环境是一场硬仗。县里和乡镇通过精心策划和整体设计,决定以太行民居特色对全村农民住房进行提升改造。经过各种补贴后,村民翻修一座100平方米的新房,一般仅需自己投资4万元到5万元就能完成。由于投入少、收益高,全村群众家家都翻建了新房。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到骆驼湾村走访慰问,看望的第一个贫困户是唐荣斌。如今,老唐已搬入二层小楼的新家,翻建的新房有花格木门、灰瓦屋顶和透亮的玻璃窗子,而老宅经过改造也搞起了旅游。记者走进他的新家里,看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盘腿坐在炕上和老唐拉家常的照片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说起这件事,唐荣斌还是激动不已:“当时总书记拉着我的手,问我吃得好不好。那天我家吃蒸土豆,总书记还亲口尝了一块。他还盘起腿坐在炕上跟我们拉家常,真是平易近人啊。”
老唐说:“这几年发生了做梦也想不到的变化。之前欠的外债早都还上了。每月有低保和养老金,生病有新农合。自从村里搞起了旅游,我把自家三间房出租给了旅游公司,一年租金能收入5万元。另外,我还把自家承包的4亩地流转出去种植高山苹果,每年租金4000元,年底还能有分红。”
产业支撑得保障
数九腊月,太行山深处天寒地冻,正是当地农民农闲猫冬的季节。但在村西北的一片河谷中,却是车来车往人声鼎沸。展眼望去,这里是一个颇具规模的果品种植基地,一块块梯田顺谷而上,村民正挑筐挥锹热火朝天地干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攻坚,只有实施产业带动才是长久之计。通过不懈努力,目前村里已经形成了食用菌培育、高山果品种植、农家乐旅游三项产业。”河北省农业厅驻村扶贫干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敦伟涛介绍说,“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利用200亩土地发展食用菌大棚75个,引进两家果品公司,发展高山果品种植700亩。同时,还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开办了10多家农家乐”。
在骆驼湾村村民李爱民开办的农家乐里,这位年轻人告诉记者:“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村调研,提出要在发展旅游业上找出路。我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乡创业,利用政府给父母和自己家的34万元建房补贴,加上自己多年打工的积蓄,开办了农家乐。同时,我还承包了村里的4个食用菌种植大棚。此后,家里收入一步一个台阶地走高,2017年纯收益达到12万元。”
“道路畅、住新房,能就业、饭菜香。这就是让我们村民笑在脸上、美在心头的幸福生活。有了这样的生活,大家心里感谢党,感谢习总书记。”骆驼湾的村民对记者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