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没弄清楚就是没弄清楚,要明明白白地告诉老百姓,别冠冕堂皇地说一通大道理,科学家要敢于站出来讲真话!”3月1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在政协科协界别的分组讨论上抛出了这句话,令在场的委员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曾见证过不少“假新闻”。他打了个比方:就比如雾霾成因问题的讨论,每当新一轮的侵袭又至,媒体就会找相关专家进行分析、预测,可最后,部分的呈现往往不够“真实”——要么因为记者找不到真正对口的专家,得到的答案存在一定偏差;要么就是问题本身复杂,尚未研究出结果的专家们不敢说实话,客套地扯出一堆七七八八的道理,反而让问题更令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很多专家一年发表了多篇论文,但对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却没办法给出解答。”武向平希望,更多的科学家能把科学的语言转换成老百姓的语言,主动地进行公开普及。
“专家要自己站出来说话,不应该总被别人代为发声。之所以存在很多科普的误差,是因为根本找不到人来讲。即使还没探索清楚问题,也应该告诉大家研究进行到哪一步了,还有什么样的盲点,还要多久才能得出清晰的结论。科学家要敢于实事求是,给老百姓知情权。”他说。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教授、卞修武对此也有同感。他表示,当前很多问题的研究尚无定论,但科学家普遍不愿意承担公开表达的风险。
“也许本来表达就难以全面,也许有些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科学家总是害怕自己的观点被放大,担心会不小心讲错。表面上看,是科学家欠缺责任担当意识,但从根本上来说,整个社会对科学家的鼓励和包容还远远不够。”他说。
谈及科普,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则关注到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他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从2002年颁布实施,到现在已有16年。新兴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技术也历经了发展。“实际上,我们做科普的方式和当年也完全不一样了,包括一些反科学信息的传播方式也不一样了。”
“科普怎么去适应新的传播形式是我们下一步该讨论的问题。”他建议,科普法也应该进一步的修订,让它真正地用起来。
这些年,一些广为流传的谣言遍布网络,一直令武向平深感无奈。“比如‘紫菜是塑料做的’这类消息早已传播得家喻户晓。社会现在能做的,就是每年年底组织媒体开展‘谣言粉碎’的大会,但消息早已漫天飞了,上网随便一查都还在,辟谣对老百姓根本没什么影响力。”
他因此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组织起相关的资源,去建立一个专业的“科学家数据库”。每当有新事件发生,就可以立即去这个数据库里找对口的专家进行科普。同时,国家对散播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虚假消息源,也应有相应的配套惩罚措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