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三季度末本轮调控开始以来,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会议各类文件,都在严格执行着“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的总思路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总定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予以延续。换言之,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保持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方面,近期,住建部提出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兰州、南京、合肥等城市出台了放松部分非核心区域限购、放松高层次人才限购、支持改善型需求住房购买等举措,其实就是因城施策、差别化调控的体现,旨在让调控效果更为精准。
另一方面,“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贯穿始终,一再表明了国家遏制投机炒房的决心。特别是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最近的官方表态来看,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短期难以看到放松迹象。
不过,考虑到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继续把“因城施策去库存”作为工作重点,而是提出“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具体举措包括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等。这一转变意味着今年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其一,尽管去库存不是全国的重点,但正如2017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所要求的,库存仍然较多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要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梳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不少省份列出了房地产去库存的具体目标。
其二,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我国棚户区分别开工601万套、606万套和609万套,超额完成了既定的1800万套的目标。按照计划,今后三年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今年要新开工580万套,相比过去三年每年约600万套的规模只是小幅下降,这将对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形成支撑。
其三,租购并举有望成为今年重头戏。十九大之前,多个城市已着手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租”放在“购”的前面,凸显了租赁市场的重要性。今年以来,各地陆续出台“租购并举”相关举措。可以预见,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等住房租赁市场的各类业态,将迎来较大的发展契机。
综合来看,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基础上,今后的调控手段和调控目标会有微调。未来,如果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长效机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广大人民群众还没能得到安居宜居,放松房地产调控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熊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