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惠及民生的科研一直马不停蹄。针对雾霾问题,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54个新研制药物进入医保,并围绕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布局了30多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覆盖了2180多家医疗机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这是对自身工作的不断加码,着重提升人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若从生活场景的变化来看,创新发展带来的科技“获得感”比比皆是。借助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大山深处的农副产品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就能办成的事可以列出长长一串;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被外国留学生票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甚至被视为现代生活标配……科技创新与社会生活越来越深入的互动,带给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增长,回应这些期盼,尤需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资源环境、脱贫攻坚等领域,对科技惠及民生、创新成果共享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此,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价值导向,把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与普遍幸福作为创新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创新创造意愿与民生改善需求直接对接,让科技创新成为人们“获得感”的重要源泉。况且,“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则这种需求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技创新带来“获得感”,“获得感”支撑创新不断深入,这本身就是一条正确的赶超道路。
只是,在实现创新发展提升科技“获得感”之前,还有些事必须去做。首先,针对支撑民生改善的技术体系,要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力配置力度,加强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尽快突破现有技术瓶颈,为民生全面改善创造更多可能。其次,攻关成功后,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真正打通成果“落地”的通道。同时,通过完善转移转化机制,推动与改善民生需求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应用。研发投入多、转化服务少,是我国科研领域目前存在的“通病”,只有尽早改变这种状况,让成果“活”起来,才能使创新利民、惠民,让人们在创新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然,我们不会也不应该就此满足。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若想在更多领域成为“领跑者”,若想让科技成果更好地融入社会、惠及民生,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民生福祉改善,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飞跃。关于科技创新,还有更多好戏等着上演。(牛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