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介绍,在这一计划中,2.4万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了高校兼职教师,1万多名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1万多家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企业与高校共建了62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高校普遍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示范经验。
他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条例”立法进程,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制度保障;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等;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今年初,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介绍,办法的主要政策创新点包括规定了校企合作组织形式、主体资质、合作形式、各方权责、协议内容、过程管理等内容,明确了校企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7种形式合作,明晰了国家在促进跨区域校企合作方面的职责、地方政府的职责以及教育、财税、用人和分配等方面的具体政策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