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的未来令人期待,但在推进其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新动向仍需加以关注。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018)”显示,尽管数字中国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区域分化趋势较为明显,区域间发展差距呈现出不断加大的态势。
从单个城市看,北京、广东、上海三地以其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数字中国建设持续领跑全国;从我国区域布局的4大板块看,东部地区数字中国发展增速为2.26%,高于中部的2.1%、西部的1.26%和东北的0.89%,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这一判断是基于数据中国大数据监测系统所汇集的5000多亿条数据资源,并从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等多个维度,对全国各省区市数字化水平进行的全景式展现与分析。总体看,数字中国的发展态势,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保持着较高的吻合度。
尽管数字中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不具备发展机会了,恰恰因为数字经济的自身特点,反而有可能让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地方,具备了更多发展潜力和优势,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异军突起,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数字经济时代下,借助创新谋划区域发展的新突破,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共识,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为主攻方向的数字中国技术创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上周,江西提出将着力培育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一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和示范基地、一批中小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以及一批智慧产业集群;湖北武汉提出将加快推进国家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4大基地建设,年内培育1家以上独角兽企业、500家瞪羚企业、1000家小中型企业和新增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目标。
数字中国建设离不开人才,各地“抢人大战”仍在延续。湖南衡阳启动“人才雁阵”行动计划,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衡阳创新创业,最高可享受1亿元综合资助;河南首次启动“中原千人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中原本土人才发展,形成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相衔接的创新人才开发体系;武汉则通过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诺贝尔奖及世界领军型产业科学家等举措,构建多层次、全产业的人才“金字塔”体系。
当前,数字中国建设在一些领域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整体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数字中国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实现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顾 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