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分析指出,城市等级越高,人才黏性越高,新一线和一线城市形成人才交互。从不同城市等级的求职者简历投递方向来看,城市级别越低,人才忠诚度越低,人才忠诚度随城市等级降低而递减。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线城市受益于自身发展及人才政策效应,成为人才追逐的新目标,且一线城市的求职者中也有7.1%在向新一线城市投递简历。“进军北上广”和“回归新一线”现象并存。
报告指出,传统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都非常明显。北京市主要吸纳了京津冀地区的求职者,却在向全国输送人才,对华北、东北以及西北,甚至西南地区都有辐射。北京就像一个巨大的“心脏”,源源不断地吸引来自大半个中国的优秀人才,同时又在向各个地方输出人才。
相比之下,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传统一线城市的人才主要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流动,较远可辐射到华中地区的武汉、长沙和南昌地区,并未形成全国范围的流动态势,其中福建省更多在省内实现人才流转。
新一线城市近年来持续发力,城市发展和人才引流并行。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成都、天津、武汉、杭州等城市的人才供给中,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其他外省市的求职者比例较多,开始展现出强大的人才吸引力。
从招聘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是我国招聘市场上的“支柱”,各种类型招聘单位收到的简历,来自民营企业的求职者占比较高。另外,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位,更受国企求职者青睐,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的职位,也更受外企求职者的欢迎。
“招聘旺季的人才流动趋势,很大程度反映了当前求职者的求职行为特征。”智联招聘CEO郭盛表示,对于政府来说,了解人才流动走向,找到吸引人才流入的“核心痛点”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人才培养和建设上更有针对性;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当下人才流动大趋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制订兼具长远计划与短期经营目标的人才招聘计划;对于求职者来说,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向,把握好职业发展方向,才能在职场竞争中掌握更多筹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