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来,以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核心的“新四化”就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新趋势。各大车企在转变思路调整战略应对新变化之时,也宣称自己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未来“智能出行服务提供商”,并纷纷布局共享出行领域。
5月2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与福特汽车旗下子公司福特智能出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布局智能出行领域。在公告发布当日,福特(中国)及众泰汽车的官方微信均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公示。
2017年8月,福特汽车与众泰汽车首度合作,成立以生产纯电动汽车为主的合资公司,以应对即将带来的新能源积分“大考”。对于共享出行方面的再度合作。众泰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仅处于合作备忘签署阶段,具体合作细节尚在保密阶段,不便透露。
合资谋共享
据众泰汽车的相关公告,福特与众泰双方均以现金的方式各出资50%,将在浙江组建新的合资公司,方向为智能出行领域。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汽车租赁(不得从事金融租赁)、商务咨询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制作等。合资公司尚待相关政府部门审批,该备忘录至2018年12月31日届满终止。据福特(中国)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前述业务,新合资公司将在中国成立智能城市解决方案专项小组。
“在和网约车平台进行合作上,我们保持开放态度。”前述负责人称。这意味着,福特与众泰新组建的合资公司存在着以滴滴之类的运营平台切入共享出行市场的可能。在福特汽车公司移动出行总裁Marcy Klevorn看来,中国大城市的消费者非常乐于尝试新的智能出行服务,因为这有助于解决诸如交通阻塞、停车难等出行痛点。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表示,“当下,共享出行正处在一个风口期,福特和众泰在这一领域合作也是整车厂业务模式的一种探索。”他认为,车企在共享出行领域形色各异的合作,一方面因为共享出行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没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独占鳌头。“现在的布局大多是一种触角的延伸和摸索,避免在未来的某个市场领域处于被动。”
前述福特(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福特在移动出行服务、智能网联技术、客户体验、以及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拥有全球经验和专长,而众泰汽车也较早布局了中国电动乘用车市场,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在出行领域的竞争力所在。
事实上,这是福特与众泰的第二次合作。早在2017年8月,福特集团就与众泰汽车签署了一个合作备忘录,约定双方以50:50的股比成立一家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合资公司。彼时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福特为应对中国市场积分压力的举措。根据众泰汽车年度公告,众泰汽车在2017年生产纯电动乘用车3.45万辆、销售3.16万辆。
两次合资合作实际上并非孤立的存在。“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不仅预示着双方将能为中国城市贡献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更进一步强化众泰与福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铁牛集团董事长、众泰汽车董事应建仁如是说。
“这次合资实际上是对此前合资的辅助和延伸。”商业数据服务平台易观大数据汽车出行分析师金羽豪说。在他看来,做网约车或者租赁也能帮助消化此前成立的合资公司的产能,同时在补贴退坡的过渡期也能保障部分收入。据了解,纯电动合资公司的产品交付时间预计为2019年下半年。
抢滩出行“新蓝海”
普华永道思略特预计,未来5年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以超过50%的增幅继续发展,行业有望在2020年前迎来突破式的发展。按照其对汽车领域共享出行的界定,共享出行的范畴包括网约车、分时租赁、P2P租车,以及传统的经营性租车等业务模式。
目前来看,整车企业共享布局主要集中在汽车租赁以及网约车业务。福特与众泰的布局,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具规模的。早在2013年,上汽集团就开始试水出行服务,随后成立出行服务平台EVCARD;2015年11月,吉利集团战略性投资曹操专车,并与2017年2月获得网约车牌照;2016年,大众汽车与滴滴签署合作框架,拟合作展开高端网约车业务。2017年至今,更是出现集中布局热潮。
“一种是分庭抗礼,一种是与竞争对手联手,这是车企在共享出行领域扮演的两种主要角色。”梅松林说。他认为:短期内,网约车的市场比较大,长远看,分时租赁比较有想象空间,后者目前受制于内外部条件,规模尚小。据4月滴滴出行CEO程维的公开披露,2017年,滴滴出行公提供了74亿次出行服务,日均用户订单超过了3000万笔。
普华永道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利润份额可能会从85%下降到50%以下,未来汽车行业最大的利润点将来自于服务而非制造。然而整车厂布局共享出行,目前尚面临一系列问题。前述报告指出,汽车牌照、充电桩、停车位等配套资源的不足,将制约着共享汽车的发展。资源如何合理配置,也会对城市道路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除了外部因素,整车厂也有自身的局限。梅松林表示,主机厂的特长还是开发、销售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搭建平台运营方面并不擅长,在资源上的投入也不够。在他看来,“洪流联盟”之所以能号召规模数倍于滴滴的车企,根本原因在于手上有市场。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入局者认识到,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从以“供应”为主转变为以“需求”为主,谁能先跟消费者先链接起来,谁就先拥有市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金羽豪认为,未来自动驾驶的实现会使得共享出行的市场格局发生更大的变革,届时网约车和汽车租赁的赛道合并,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经营方筹码才会比较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