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15年股灾风波爆发三周年的重要时间点、然而,三年前的中国股市,曾经上演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期间市场还上演了暴涨暴跌的走势,千股涨停、千股跌停乃至千股停牌似乎也成为了当时市场的常态化现象。
然而,时隔三年时间,在A股市场熊市行情运行三周年之际,今年6月19日A股市场再度演绎千股跌停的走势,而沪市还一度跌破2900点,创出了2871.35低点。至于深市市场,更是创出了9336.70新低点,盘中跌幅超过了5%。
经过了端午节后的第一轮暴跌走势之后,A股市场的多项指标均再度刷新了新的纪录水平。
其中,沪深两市破净股数量迅速飙升,并一度达到200家以上的水平。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6月19日收盘,沪深两市破净股数量为209家,这一破净数量已经创出了历年来熊市破净股数量的高峰数值,而前一轮最为极端的暴跌行情,A股市场的破净股数量为214家左右。
再者,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骤减。截至6月19日,上证指数平均市盈率降至14.31倍;深市平均市盈率降至24.93倍,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降至17.42倍。至于中小板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则分别跌破了30倍以及40倍的水平。
此外,市场中绝大多数的股票价格已经创出了2638低点时所对应的价格新低,甚至创出了历史新低水平,市场去泡沫化的过程骤然提速。
对于619股市暴跌,引发市场恐慌性暴跌的因素不少,包括高速IPO发行模式、外部不明朗因素压力等,但核心所在,莫过于以下两点。
其中,这些年来上市公司“无股不押”的问题愈发明显,而这一轮暴跌走势,也是对A股上市公司“无股不押”压力的集中引爆。
实际上,A股市场已经有超过97%的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的问题,而质押市值高达5.81万亿,占比A股市场总市值规模近10%。然而,对于股权质押而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方面则反映在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增强资金流动性,提升利润最大化预期。但,弊端之处,则在于股价非理性暴跌,往往加大了大股东补充保证金与质押物的压力,而一旦大股东无力补充质押物或保证金,那么上市公司股价的闪崩风险会骤然增加,甚至不排除存在大股东易主的风险,这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大股东话语权、控股权的命运问题。
不过,对于A股市场无股不押的问题,近年来似乎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减缓,反而还有进一步升温的预期。然而,对于这一问题始终需要解决,而依靠上市公司大股东主动解决,热情与效率并不高,反而通过一轮股市暴跌,才会引起大股东的高度警惕,而这也是对上市公司“无股不押”问题敲响了警钟。对于近期股市的暴跌,或多或少来自于股权质押平仓盘的冲击影响,而资金踩踏乃至部分上市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风险,甚至逐渐产生局部性的系统性风险。
此外,另外一点,则受压于金融市场多领域的去杠杆化预期。站在当前的时间点出发,目前A股市场的资金端去杠杆过程已基本上步入尾声,但资金端去杠杆逐渐步入尾声,并不等同金融市场去杠杆的完全终结。实际上,对于国内金融市场而言,近年来的政策落地显得非常谨慎,而金融市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端去杠杆,而且有逐渐延伸至资产端去杠杆乃至多领域、全方位去杠杆的趋势。
然而,对于金融市场全方位、多领域的去杠杆过程,本身就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其中,对于A股市场多数上市公司长期处于“无股不押”的状态,本身就是存在高杠杆不确定风险的问题,而对于近期的股市表现,更可能属于强力的去杠杆化动作,如同三年前的股票市场一样,当金融市场政策收紧,金融市场强力去杠杆模式的加快开启,反而加剧了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而通过强力去杠杆的举措,往往也迅速降低金融市场潜在的高杠杆风险。
本来,对于金融市场而言,适度杠杆利于盘活股市流动性,增强股市活力。但是,鉴于历史原因的影响,A股市场对高杠杆工具的恐惧度较高,而从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系列举动来看,也似乎对高杠杆工具存在一票否决的态度。然而,如果要把金融市场的杠杆风险大规模降低,必然会牵涉强力去杠杆的问题,而在强力去杠杆的过程中,无疑也会伤及流动性较强的股票市场,甚至由此引发市场爆发局部性的系统性风险。
由此可见,对于股市非理性急跌走势,要想获得实质性缓和的表现,或许更需要看政策回暖的预期。然而,如果高速IPO与强力去杠杆政策导向压力并存,那么对股市而言,难免还会加剧大幅波动的风险,而股市暴跌走势,或多或少倒逼过度偏空的市场政策逐渐回归理性,给予市场适度的喘息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