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8月14日石河子讯 (记者 尹赛楠)“屯垦戍边,建设边疆。”在多数年轻一代看来,这或许是属于老一辈人的红色记忆,但当你用心体味就会发现,它距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8月13日,跟随“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新疆行”联合采访团的脚步,记者来到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的一〇二团四连,如今这里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兵团连队那样简单,它似乎更多地承载了“家”这样的概念!
从乌鲁木齐出发,大约两小时的车程,道路有些崎岖,但丝毫没有影响采访团的热情,也许对于第一次走进兵团的记者们,那里意味着太多时代的内涵。漫步在连部中,“第六师一〇二团四连”九个鲜红的大字印在每个人的眼帘中,仿佛顷刻间就将我们带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据悉,一〇二团四连成立于2010年3月,由原十四连、十五连、园一连、园二连合并而成。现如今的四连,有361户,990人,在职工167人,党员48人,一线党员14人,“两委”人员5人。“过去建设兵团,更多的意义在于戍守边疆,保卫祖国”,一〇二团党委副书记、团长张伍平表示,新时期的兵团,当然也要肩负起新的使命。
众所周知,团场是兵团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集聚人口、兵地融合、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新时期,兵团要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更好履行职责使命、发挥特殊作用,就必须深入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切实增强兵团生机活力。2017年,为落实中央关于兵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成为了其中的“重头戏”。而作为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整师推进试点单位,六师五家渠市着力破解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力争让广大职工群众享受发展红利、提升获得感。随着改革的深入,一项项惠民利民政策让广大职工投身改革热情高涨。
对于这一点,来自一〇二团四连的职工赵洪顺显然感触颇深。“1986年,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新疆,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靠采摘一些中药为生,每年的收入不到三千块钱”,谈到之前的经历,赵洪顺的表情似乎有些凝重。“1998年,我成为了一名兵团职工,算下来,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就是我们的全部。”赵洪顺表示,在改革之前,自己有大约二十亩承包地可以进行播种,而现在,他们夫妻二人总计能拿到一百亩的“身份地”,“土地多了,收入自然就上去了。”指着身后一望无际的棉花地,赵洪顺兴奋地说,这些地的使用权都归自己所有,种什么,怎么种也全是自己说了算。“今年的收入预计能达到多少?”听到记者的问题,赵洪顺黝黑的脸颊划过了一抹笑意。“今年气候条件不错,棉花产量预计会非常可观,年收入大概能达到12万左右。”
据了解,2018年,该辖区种植面积达到1.08万亩。其中,棉花4600亩、番茄300亩、冬小麦900亩、甜菜1600亩、酿酒葡萄1300亩、甜瓜制种2100亩。2017年,连队职均收入6.5万元,人均收入2.9万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30%。
“职工收入高了,生活慢慢变好了,在外地打工的孩子们也都想回到新疆,回到兵团,在这边发展。”至于自己退休之后的打算,赵洪顺笑着说,想跟老伴儿出去走走、看看,毕竟工作了一辈子,当然,最终还是希望回到这里,回归兵团这个大家庭。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兵团深化改革的道路正焕发出更新更强的活力!(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