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2日电22日,黄奇帆以重庆市原市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的身份出席了在深圳举行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为大湾区发展“支招”。黄奇帆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个税区、三个法律管辖区,三个货币体制显示出最大优势,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同时,黄奇帆认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务之急是破除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实现交通、关检、人员规划的四通。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三大成熟湾区,包括日本的东京湾区,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世界四大湾区格局基本形成。黄奇帆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许多经济指标已经与三大湾区大体相当,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全球经济新支点的作用明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前景广阔。
但在黄奇帆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运行机制与世界三大湾区有着明显不同,前者是在一国两制背景下的三税区、三法律、三货币的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等行政区划和自由贸易行政区、自由港等经济区域叠加,以科技创新、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复合了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三大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三税区、三法律、三货币的特点已经显示出最大优势。
我们用不着也不能走东京、纽约或者旧金山一国一制的那种发展路子,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具体而言,黄奇帆所说的适合国情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坚守一国之本,不追求同质化。黄奇帆强调,保持现有格局有利于促进湾区内各城市差异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进一步来看,黄奇帆说:“湾区经济同样遵循竞争和合作的市场法则,按照过去经验,如果把粤港澳大湾区搞成同质化的制度体系,看似跟过去接轨了,但是恰恰把大湾区天然的体制优势给抹平了,最后可能是深圳抢香港的优势,珠海抢澳门的优势,导致九个城市竞争大于合作,九个发动机变成一个普通发动机,造成内耗局面。”
其次是努力推动交通、关检、人员互通,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务之急是破除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克服硬件制约和制度制约,最重要是实现四通。
何谓“四通”?黄奇帆称,一是交通互联互通。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带动大湾区内四大城市共建城市港口群和空港群,形成交通优势;二是关检互联互通,这也是经贸融合的重要手段。三是人员互联互通。“推动人员互联互通,不是要把湾区内所有的人都变成一个城市的人,关键是要满足居民频繁往来的需求。”四是规划互联互通。湾区经济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性。(中新经纬APP)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