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十余万人涌入南昌的八一广场,大声高呼“祖国万岁”,壮观的场景刷爆了朋友圈。这是南昌人在向90年前的英雄们致敬,彼时,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闷热的夜空,给沉睡的中国带来了一声理想的嘶吼。
如今的南昌,已经准备好了,为八一献礼,向人民军队的光荣历程致敬。
4月26日,由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南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品的建军雕塑广场微视频《壹城·印记》上线,这是给即将到来的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在这段时长仅3分30秒的微视频中,赣江、牛行车站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历史遗迹拉开了南昌这座“英雄城”过往的红色记忆。正如微视频中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说的那样,“南昌是个英雄城,它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特性是极其强烈的”。
也因此,在这组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主题雕塑中,设计者们几易其稿,最终确定了主要由95个人物、3艘船、2匹马和枪械等装备组件构成,通过细节勾画,每一种表情、每一件装备刻画出勇敢无畏的军人形象,传达出革命大无畏精神。
这组雕像将向世人充分展现人民军队90年风雨历程,同时,也将镌刻在南昌这座城市血液中的红色基因和八一印记再次凸显出来。而这仅仅是南昌传承八一精神的经典符号之一,其厚重的英雄底色一直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回首“第一枪”
南昌繁华的中山路上,一幢灰色的小楼静静地矗立着,这就是江西大旅社。90年前,喜庆礼堂右侧的9号房,激情澎湃的青年军人们正在酝酿着一场石破天惊的战斗。作为曾经起义军总指挥部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场所,起义前的忐忑和激动都定格在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
彼时,革命的中国正站在十字路口上。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近6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区区3个月内就锐减至1万余人。白色恐怖之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遭遇重创,面对嗜血的屠刀,革命者们一面顽强坚守,一面苦寻前路。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烈士鲜血换来的惨痛教训。于是,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当南昌城响起第一声枪声,就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时,也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
贺捷生在回忆父亲贺龙参见南昌起义的历史时说道:“他们坚信,只要路是对的,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跟上来。”南昌起义后,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随后部队转战广东、瑞金、湘南等地。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它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八一”也从这一天起,不再仅仅是一个表示时间的符号,而在日后成为了人民军队及其精神的象征。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对此,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周保根介绍称,由“八一”演化出的“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为民奋斗的献身精神”的“八一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其本质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圆梦中华,复兴中华。
90年如白驹过隙,但是历史从来不会忘记那些闪光的时刻,并以不同方式将其铭记。如今的南昌,随处都能发现“八一”的印记。八一纪念馆、八一大桥、八一广场、八一大道、八一公园、八一大厦、八一学校、八一商店……“上世纪60年代前后,南昌以‘八一’命名的单位数不胜数,保守估算,不少于100家,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有近200家。”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黎传绪介绍道。
红色地标打造城市品牌
5月2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殷美根一天之内调研了三个地方,南昌军事装备展示中心、建军雕塑广场、八一广场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工程,而这都是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纪念活动有关项目建设的现场。殷美根提出,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上,注重体现“八一”“建军”等元素,更好地弘扬八一精神、传承英雄基因,提升城市品位、唱响城市品牌。
据悉,南昌军事主题公园已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根据规划,该主题公园将打造成全国一流的高科技军事文化产业综合体,项目设置5大板块,包括军事装备展示中心、经典战例演示中心、军事文化培训中心、装备模拟体验中心、军事文化旅游集聚中心。其中,先期将启动先导区军事装备展示中心。
军事装备展示中心包括轻武器展示馆区、陆军装备展示区、空军装备展示区等几大分区。建成后,军事装备展示中心将主要展示我军退役的军事设备。室外展区包括空军装备展示区和陆军装备展示区,将集中展示12架飞机和36辆坦克和装甲车等,室内展馆作为单兵轻武器装备展示区。目前明星机型“安—26”运输机以及“运—8”运输机都已运抵南昌。
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主题雕塑被安放在新筹建的建军雕塑广场与世人见面。建军雕塑广场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总投资约9500万元。南北两侧摆放6组雕塑,分别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强军兴军新时期六个不同阶段的人民军队形象。而在东西轴上,则集中了三座雕像,分别是英雄集结、挥师渡江和军旗升起,突出了八一南昌起义的鲜明特色。“建军90周年主题雕塑有超过5000个细节创作,所有雕塑都是按照真人比例的1.27倍打造,约2.3米高。”此次雕塑主创设计师孙伟说。
八一,是南昌城市中最耀眼的元素。八一大道是南昌的主干线,连接八一广场,直通八一大桥;八一英雄纪念塔,是南昌的象征,1977年纪念南昌起义50周年而破土兴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是由叶剑英元帅所题写。而特别引人注目的则是八一广场,这里不仅矗立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还拥有水幕电影和八一音乐喷泉。
八一广场,就像一个节点,红色文化讲述了峥嵘岁月中的革命精神,同时,广场周边又云集了大型购物中心与省展览中心,是南昌最为繁华的所在,昭示着这座古城的现代化与蓬勃发展的势头。今年3月30日,八一广场迎来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将原水幕电影改造成跳泉,结合现有布局,以“追忆历史、共建未来”为主题,形成两轴(穿越之轴与怀念之轴)、四区(追忆广场、纪念广场、五星广场以及和谐广场)、多点的规划结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建追忆广场,它将建在纪念广场南侧,以“红色”为主题,着力体现八一精神与红色记忆在南昌历史上的浓重色彩。
去年,对于南昌市民而言,最难忘怀的一幕莫过于欢迎海军“南昌舰”入列南昌。10月24日,南昌为“南昌舰”举行欢迎仪式,由此,“南昌舰”驻泊点展示区建设也随之启动。展示区位于红谷滩凤凰洲市民公园内,占地面积约140亩。南昌舰驻泊点展示区主要布局为南昌舰驻泊点、海洋军事模拟区、军事拓展区、中央和平广场、综合服务区等,以南昌舰驻泊点为中心,积极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昌舰在布展时,很多老兵从湖南、北京、河北等地把自己当年在舰上使用过的物品,包括老照片、军大衣、军装等都捐献出来,希望让人们更全面了解南昌舰,了解中国海军的历史。
红色基因点亮城市底色
中国红色武装力量诞生地、红色文化和八一精神是南昌递出的一张城市发展名片。这不仅仅体现在地标的建设上,更深植于南昌的文化肌理之中。
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南昌启动了“一馆五址”优化环境和展陈提升工程。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介绍,“一馆五址”包括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它们与正在建设中的南昌建军雕塑广场都在8月1日前竣工。
筹建于1956年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所属五处革命旧址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今年,纪念馆启动了文物征集工作,通过捐赠、购买等途径,新增了不少文物。据悉,陈列大楼内的新展览预计新增文物150余件,共展出400余件,包括南昌起义时贺龙用过的瓷器、朱德用过的蚊帐以及周恩来戴过的手表等。
在八一起义纪念馆新陈列大楼二楼,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就位于这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伟人之外,寻找更多参加起义的“无名英雄”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几代工作人员的夙愿。王小玲表示,“不能把人民英雄遗忘在历史角落。”由于史料征集工作难度较大,至1997年,只征集到104位南昌起义参加者的线索。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目前有名有姓的起义者已增加至1042人。
此外,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大楼的新展览以“伟大的开端”为主题,以“强军之路”为主线,分10个部分,运用文字、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全面展示八一南昌起义以来,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叶挺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以及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也将进行复原,并推出一系列展览。在升级改造后的纪念馆,配备了全息影像的八一起义战斗沙盘,设置了多媒体互动魔墙,参观者可在互动魔墙的党史和军史查询系统上查阅相关信息。而在贺龙指挥部旧址,专门设置了VR多媒体场景,重现贺龙部攻打敌军总指挥部的场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南昌起义战斗,完成“清除路障、炸毁营房、消灭敌人”等战斗任务。
在“八一”上做文章,还体现在一直被交口称赞的南昌军乐节。自2006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这是“英雄城”南昌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与爱丁堡军乐节、莫斯科军乐节一起成为国际军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9月,将举办“军乐八一颂,响亮英雄城”2017第五届南昌军乐节。
细微处见精神,“八一”更是融入了子弟兵的血液当中。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南昌市支队八一中队驻守在南昌最繁华的闹市区,每逢新兵下队和官兵调入,中队党支部都要组织一次“八个一”洗礼,即参观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清洗一次八一起义纪念塔、进行一次“八一精神”宣誓、聆听一堂八一传统课、品读一本八一故事书、学唱一首八一革命歌曲、观看一部八一题材电影、重走一段八一起义路。
“忠于信仰、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的八一精神被铭刻在训练场上,中队还建起了“八一”传统教育室、荣誉室及宣传栏,对“八一”起义革命斗争史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展示。就连中队会议室、战士学习室、寝室走廊、中队大厅的灯箱,甚至战士平时穿的作训服及背心,也到处印有传承八一精神的标识。
在民间,一个名为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的民间社团组织,汇聚了各界精英,传承八一精神。据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根水介绍,研究会立足江西,放眼全国,通过开学术会,办八一文化刊物,开通八一军魂网,八一精神宣讲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让全社会学习八一精神,继承八一情怀,实践八一精神。
为何在新时代还要不断重温八一精神?5月6日上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以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南昌起义90周年暨第五届八一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南昌隆重举行。与会专家表示,八一精神,是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八一精神”,是英雄城南昌的永恒灵魂,是推动南昌发展升级的不竭源泉,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英雄基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