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起,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向被督察省份反馈督察情况。截至8月1日,7个省(市)的督察情况反馈全部完成。从反馈意见来看,涉及到多个行业的污染问题。在这一轮“史上最严”的环保督查过程中,随着整改方案的制定和落实,问题企业生产必将受到一定限制,或将遭遇停产整改,供应难免出现回落。这使得多个原材料行业出现减产、停产。产能受限使得部分行业出现供应短缺,这成为今年原材料涨价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林虹)
导读
当大量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出清后,所处行业的总体供应量无疑会减少,这成为了部分产品今年涨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督察反馈时,督察组交办的31457件环境问题举报已基本办结共立案处罚8687家,拘留405人,约谈6657人,问责4660人。”环保部网站8月1日发布的消息指出。
今年环保督查力度大幅增加,并对多个行业供给端产生影响,使得部分高污染行业的减产、停产事件频发。
以四川为例,从7月初开始,阿坝、德阳、绵阳、成都等地部分矿山停产整顿,石灰石资源供应出现短缺,部分水泥企业被迫停窑。
随后,西南地区水泥价格开始上调。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西南水泥价格指数为102.09,而6月底时这一数字则为99.02。
需要指出的是,水泥行业受限并非个例,有色金属、造纸、石化等行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四川攀西地区的钛精矿生产企业便一直停产至今。
“主要查的就是攀枝花钒钛工业园的金江园区,区域内的钛精矿企业基本都已经停产,其周边地区则主要以限产为主。”生意社钛白粉行业分析师杨逊8月1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攀西地区为国内钛矿主产区,导致钛白粉等产品价格上涨。
“限产”致供给端收紧
自2015年底对河北进行环保督察“试点”后,中央环保督察组已对天津、内蒙古、黑龙江等23个省(区、市)分三批开展环保督查。
从中央环保督察组近日对各省的反馈意见来看,涉及多个行业的污染问题。
以辽宁为例,督察组反馈指出,鞍山海城市116家镁制品企业多数环保手续不全,企业周边黄烟弥漫,群众反映强烈。
7月31日,环保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情况则指出,“焦化、钢铁等行业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环保提标改造,但实际仅约1/3企业按时完成改造任务。已完成提标改造的多数焦化企业也不能稳定达标,烟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整改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上述地区的镁矿、焦化和钢铁等企业生产必将受到一定限制,或将遭遇停产整改,供应难免出现回落。
“就基本金属而言,环保主要是对电解铝、铅锌行业影响比较大,因为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氟化物、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有色金属行业专家景川8月1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开始对电解铝的影响还主要集中在河南,后来开始蔓延到山东、新疆两地。
今年2月20日,环保部曾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实施电解铝错峰生产,北京周边“2+26”城市在冬季采暖季,对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50%左右,碳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
景川预计,北京周边“2+26”城市每年电解铝实际产量为12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1%。削减30%的运行产能意味着,2017年四省产量将减少360万吨,也就是全球产能的6%。
相比之下,严厉的环保督察对水泥行业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供应端,还包括了需求端。
“环保因素今年对水泥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整体需求跟去年没有什么变化,主要是因为环保、错峰生产,造成了供给端减少。”卓创资讯水泥行业分析师侯林林8月1日表示。
据她介绍,不同于其他行业,环保因素还进一步对需求端产生影响,“国内主要水泥生产企业的脱硫、脱硝都是达标,其本身环保压力较小,而作为终端客户的搅拌站很多是没有资质的,当这部分‘黑站’被清理后,对水泥需求自然会产生影响。”
企业的“环保账”
环保核查力度增加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企业相关成本的增加。
杨逊指出,大型企业比较愿意在环保方面投入,但是小型企业本身经营就比较困难,所以根本没有资金用于环保投入,所以只能停产或破产,“攀枝花的一家钛白粉企业便曾申请破产,只是未能顺利成行,当地政府转为给它一些优惠政策,但是想要起死回生并不容易。”
当大量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出清后,所处行业的总体供应量无疑会减少,这成为了部分产品今年涨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去年底开始,环保对钒钛产品价格的提拉作用开始显现,只是最近才开始有所弱化。”杨逊介绍称。
对于企业经营而言,“减量”不等于“减利”,因为当供给端减弱时,产品价格往往会进入“暴走”状态,企业利润空间相应大幅提升。
“黑色系商品就是典型,煤炭产量虽然降了,但是单价上去了,各家煤企盈利能力大增。有色行业也是一样,国外铜矿罢工便会导致铜价上涨,最终劳资双方达成一致后,铜企再用多出来的利润来补贴劳方。”景川表示。
各个行业情况不同,所以在判断环保对企业经营影响时,仍需从行业特点出发。
以基本金属为例,国内冶炼企业多以“自有矿山冶炼”、“进口料加工”为主,当产品价格上涨时,自有矿冶炼业务利润提升非常明显。
相比之下,进口料加工则一般是按照市场价向下浮动一个加工费的空间,所以这部分业务的利润相对固定,产品涨价带来的利润提升不够敏感。
此外,产品涨价效应还会逐层向下游传导,只是传导的顺畅度不尽相同。
“跟造纸等其他行业不同,钛白粉下游为涂料企业,哪个便宜买哪个,不存在忠诚度的问题,当涂料企业涨价,竞争力相应下降。”杨逊介绍称。
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环保因素导致的涨价行业也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即当产品涨价后,市场抵触情绪相应增加,于是成交量陷入“冷冻”状态。
以聚合MDI为例,7月31日,报价为251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24.1%。虽然生产企业仍坚持挺价,但是下游并不接受高价,这使得市场成交表现低迷,只有部分刚需用户询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