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起,北京微巴投放的共享马扎出现在了部分公交站台,随后流失一空。不用付费、无需登录、没有互联网平台,共享马扎实际上只能说是一款互联网“小广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套用“共享经济”这一名头的新业态还在层出不穷,继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之后,有高校学生推出了共享厨房,有企业在办公区推出了共享睡眠舱,近日又有共享健身房出现在北京的小区内。
这些业态的商业模式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只不过,在商业策略之外,有些“奇葩”的共享经济业态已经因违反了监管规则而触礁。而部分“新业态”,既涉及到对公共空间的占用,又涉及到对社会安全的挑战,监督管理有待跟上。
共享经济融资火热“共享马扎不是商业模式,我们认为讨论它是不是共享经济没有意义。”郑安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马扎上印着北京微巴的微信公号,这同时也是北京微巴主营业务——一项门到门合乘服务的入口。
这才是该公司真正运营的“共享经济”——从门口到机场的共享乘车。郑安莉介绍,“微巴”服务今年4月开始在北京试运行,目前有20辆7座商务车进行门对门的机场接送机服务,一口价39元。
“经过测算,我们认为这种合乘服务可以实现经济性和便捷性的结合,比如在北京,每人次39元的收费标准,平均每趟接送中只要有3.5人次就不会亏钱。”郑安莉说。
北京微巴在2016年6月拿到了95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投放共享马扎前已经进入A轮融资,目标是进入机场年吞吐量1000万以上的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共享经济的融资正方兴未艾。今年3月底到4月初,有超过20家投资方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10天融资3亿,40天融资12亿,共享充电宝的融资额,大约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的5倍。
此外,8月8日,有报道称,仅成立一个月的觅跑共享运动仓已获得两轮共2500万元融资,目前该项目估值已过亿元。
“今天下午就安排了好几个会议,实在没有时间接受采访。”觅跑创始人毕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与Mini KTV模式类似,共享运动仓4平方米场地能容纳1-2人、配置跑步机等运动器械、自助门禁按时付费。用户可通过手机App端线上预约、扫码开门,使用前需在平台缴纳99元押金后进行实名注册,以5分钟1元计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