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文创出海 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授牌成都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7-08-25 我要评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余蕊均 香港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文 多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而文化的厚重感,往往与城市的历史底蕴密切相关。公元前4世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余蕊均 香港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文 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余蕊均 香港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文 多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而文化的厚重感,往往与城市的历史底蕴密切相关。公元前4世纪,以周王迁岐“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的成都,在230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未改城名、未变城址,这在世界城市史上极为少有。

  从历史中走来,这座星光熠熠的古都正迎来千年之变。

  8月24日,在香港举行的“川港澳合作周”成都建设国家西部文创中心专场活动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表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这16字的天府文化精华,将继续滋养成都这座城市。

  这是成都数千年历史中,以优越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孕育出的独特城市文化,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8地中,它助力成都成为唯一被赋予“文创中心”功能定位的城市(即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成都更期待,通过充分借助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携手参与国际文创产业分工,能够推动成都文创企业、文创品牌“走出去”。

  成都放眼国际、提升城市“西部文创中心”功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努力,及具有国际范的天府文化,已得到来自世界的回应。在活动现场,世界文化名城论坛主席特别代表康纳·罗奇(Conor Roche)宣布,授予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成都由此成为中国第五个成员城市。“相信成都的加入将会更好地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康纳的话中不难听出他对成都寄予厚望。

  底蕴千年 “天府文化”支撑世界文化格局

  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垣,“城周十二里、高七丈”,成都城在这一年正式建立。而在此前,据考古发现,成都平原在4500年前就已出现了以宝墩遗址为代表的古蜀先民聚落中心。

  顺着历史的脉络,成都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秦汉时期,成都已“位列五都”,是全国有名的商业都市、“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汉唐以来,蜀锦、蜀绣、川酒、川茶等传统手工业欣欣向荣……

  先民的智慧和历史的传统,造就了天府文化厚实的根基;拥有深厚内涵的天府文化也反哺着这个“天府之国”。

  何为天府文化?成都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推介中指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这16字正是天府文化精华的体现。

  他向在场嘉宾逐一进行了解读。“创新创造,是成都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优雅时尚,是成都别样精彩的文化特质;乐观包容,是成都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友善公益,是成都外化于行的文化表达。”

  “成都是世界美食之都、国际购物天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年接待游客超过2亿人次,拥有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青城山—都江堰世界"双遗产",川剧、蜀锦、蜀绣等2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面向未来,成都正加快打造非遗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和会展之都,必将为世界文创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在范锐平的介绍中,天府文化变得具体了起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自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来,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得“天府之国”美誉,“天府”便成为重要的城市符号。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府文化”与“天府之国”紧密相关,让成都的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区别开来,“成为个性化的标志,好比一种流派。”

  他还提到,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天府文化”本身的存在,也就构成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一环,犹如柱子般支撑着整个世界文化格局。

  文化名城 肩负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历史使命

  在中国都城史上,成都常被视作一个“特殊样本”。

  历史研究发现,在先秦时期先后有五代古蜀王在成都建立都城,创造了灿烂的宝墩文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秦以后,成都也先后成为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的都城,都城历史积淀千年以上。在商业史的演进中,成都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唐朝时就有“扬一益二”之说,到了北宋时期,成都所制“交子”,成为世界上最早流通的纸币,开天下之先河。

  在8月24日的推介中,范锐平特别举了一个例子,向在场嘉宾生动再现了成都千百年来早已内化于市井街头的商贸文明。“西汉时期"文君当垆"的故事传颂至今,讲的就是成都一代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因为爱情抛弃富裕的家境、冲破世俗观念走在一起,后为生活所迫在今天的邛崃开了一家小酒店,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则系着围裙当起了店中的伙计,名人开店,顾客盈门。这个故事传唱为千古爱情佳话,更映衬出成都的商贸繁华、优雅闲适。”

  去年10月,来自全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在成都达成《中国古都学会·成都共识》,正式将成都列为中国“大古都”。而早在1982年,成都就已入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目前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8地可发现,唯有成都肩负建设“文创中心”的功能定位(即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多位文创产业研究专家认为,成都得此重任,与之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以及近年来良好的发展势头密不可分,同时,也为成都文化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国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小组的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中表示,成都是国内最早以“经营”的眼光打造品牌的城市,通过对外输出三国文化、金沙文明和休闲市民文化,不断提升成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形象。

  “这种发展模式很具前瞻性。”金元浦说:“未来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而文化城市的成功首先在于城市品牌的建立与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漫漫征程已经开启。在活动现场,世界文化名城论坛主席特别代表康纳·罗奇表示,成都正式成为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与全球33个世界文化名城“结盟”。康纳还透露,“一带一路”与城市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明年将在成都举办。

  “美美与共” 蓉港合作成为融合范例

  早在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这是全国地方办学的首创之举,“文翁石室”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所连续办学两千多年未有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古往今来,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成都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传承,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同时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质。

  建设“文创中心”,需要的不仅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更离不开创造力。

  在成都金沙博物馆馆长王毅看来,成都的创造力正是来源于包容、和谐的人文环境。的确,从秦定巴蜀到湖广填四川,成都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加上商贸枢纽的地位,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不断融合、发展。如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众多文人骚客均在此驻足,留下“文宗自古出西蜀”“天下诗人皆入蜀”之说。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如今仍在继续,而成都这块宝地依然能找到办法让它们相安而生,蓉港携手打造的商业文化街区太古里便是融合范例。

  作为太古地产在内地的第二个“太古里”项目,成都远洋太古里迅速成为成都的标志性商业体。而与它相邻的大慈寺,则是一千多年前大唐僧人玄奘落发的地方,唐玄宗曾赐牌匾曰“大圣慈寺”。一边是繁华商业中心,一边是千年青灯古刹,这样的太古里和大慈寺,何尝不是“美美与共”的体现呢?

  的确,在世界的包容性发展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关系一直是一个重大课题。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则是文化交流交融、创新发展的中国智慧。遵循此思路,成都也将文创合作的眼光放诸四海,发掘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潜力。

  范锐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曾指出,“香港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国际范",现在国际上的一些文化潮流是通过香港传到内地的,所以香港实际上是一个国际文创节点。”此次成都和香港寻求文创合作,正是占据了国际文创的节点。

  他还指出,要充分借助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携手参与国际文创产业分工,推动成都文创企业、文创品牌“走出去”。

  为此,范锐平提出倡议:“一起构建蓉港文创产业合作新机制,共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设计中心。一起探寻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共建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一起引领现代商业文化繁荣新风尚,共绘立足西南、面向世界的生活中心美好蓝图。一起营建城市文化推广传播新平台,共促蓉港两地人文交流。一起培育文旅产业发展新生态,共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创产业要素集聚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成都期待,蓉港两地携手同心、合作共赢,为丰富世界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11城文创产业比拼:杭州稳居文创第一城

    11城文创产业比拼:杭州稳居文创第一城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