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和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受聘成为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何凡)"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于今日在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包括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要、学者汇聚于此,共同探讨最富创新性和价值的“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理念,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面对全球经济新的局面,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思路,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重塑全球治理体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世界经济的运行也超越了传统的“中心-外围”模式,越来越转变为以中国为中介的“双环流”体系。一个环流是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以产业分工、贸易、投资、资本间接流动为载体;另一个环流是在中国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之间,以贸易和直接投资为主要载体。在这个体系下,中国越来越发挥枢纽、节点的作用,将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链接起来,从而在中国、发达国家、亚非拉地区之间形成了资本的“双环流”。“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国在这个体系中构建的大区域治理平台。
中联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长郭业洲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的全球治理依然存在着重大的课题,有待我们共同去破解。而智库是咨政建言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改革创新中,智库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达尼洛·图尔克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实现包容发展的平台。“一带一路”建设需消除经济、贸易合作阻碍,提高金融合作、中小企业合作水平。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作与互联网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孕育了很多创新性方式,如可再生资源、长途能源输送系统、以及高速铁路建设等方面。这些创新方式为世界各国创造出发展机遇,未来各国应在如何推动有效执行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伊萨姆·沙拉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当今世界的变革正处在十字路口,需要“富有人性”的全球化,从而需要新的全球治理。互联互通满足了人类生存的自然需求,而“一带一路”则让全球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人性达到共通。虽然“一带一路”出自中国倡议,但实际上是以文化为基础、跨越网络环境和多个行业的全球性项目。 “一带一路”绝不仅仅是道路的“路”,而是涉及交通网络和所有相关的人,因此,应视其为新的“全球大桥”。
卓奥玛尔特· 奥托尔巴耶夫指出,全世界应开始考虑一种新的全球治理模式。作为发展中的一部分,亚洲占全球GDP的50%左右,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对于全球的问题不可能由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单独解决,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合作才能解决。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展失衡、保护主义、恐怖主义蔓延。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必须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完善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智慧,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正能量。
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研兼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发布了《风云激荡的世界——从全球化发展看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再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下的全球治理——中国与全球治理年度报告(2017)》、《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详解等系列成果。
据了解,会议的承办方人大重阳作为最早进入全球治理研究领域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立于2013年,被官方认定为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