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北京4月13日电(记者杨永浩 见习记者单鸽)今天上午,北京市海淀人民检察院召开“保护产权 服务创新——著作权与商业秘密保护”会议,介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在保护知识产权领域创新工作机制的主要做法,并发布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指南》和五个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对推动科技与知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姜淑珍在会上表示。据了解,自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创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检察处以来,该院成功办理了包括“中国版权第一案”思路网侵犯著作权案、首例记步型APP软件侵犯商业秘密案、首例利用云平台侵犯著作权案等在内的一批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
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案件检察部主任王云光看来,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该院在保护知识产权领域工作机制的创新。“我们健全了提前介入机制,充分发挥庭前主导作用,探索建立"三合一"专业化办案机制,强化检法联动,推动海淀区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阶段专案专办工作,提高专业化办案质效。”王云光介绍说。
不仅如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还完善了专家咨询与专业同步辅助审查机制,为办案提供技术智力支持。“我们开拓了"随案引入"技术专家制度,通过办理个案与鉴定人、技术人员积极建立常态化联系,壮大检察智库力量。”王云光表示。
作为在北京市率先启用知识产权专业化案件的鉴定人出庭机制的检察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还落实了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机制,发挥指控和证明犯罪的主体作用,强化对专业问题的证明力度。
据了解,本次会议上还发布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结合工作实践所撰写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指南》,针对办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实践中的重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重点对证明标准、取证方向和证据审查进行了解析,直面证明犯罪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将会进一步强化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刑事保护力度,继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服务保障核心区建设,完善构建新型专业机制,全面提升专业化办案与服务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惠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