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吉利控股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签订双方合约,成立技术合资公司;同时,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集团,签订三方合约,成立汽车合资公司。这两件事情,说起来都比较拗口;做起来,恐怕更会让人不解—李书福背后的意图何在?
与7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不同,这次,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并没有亲笔签字,而是微笑着见证各家子公司的代表,逐步排开资本、技术、产品、市场等多个领域的战略规划图。李书福心满意足,而且志在必得,他探索和践行的是一条中国汽车工业强而久的新路。
首先,沃尔沃汽车集团和吉利控股集团签约,成立了一家技术公司—吉利-沃尔沃合资公司;其次,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控股集团签约,成立了一家汽车公司—领克汽车合资公司。这标志着吉利和沃尔沃携手走过婚姻的“七年之痒”后,再次迎来了全新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他们的孩子—领克,落上了“合资品牌”的户口。
吉利破解“以市场换技术”难题
吉利和沃尔沃是一家人,这个观点在整个签约过程中,被多次提及,无论是媒体形容的“夫妻关系”,还是业内比喻的“兄弟关系”,但是,他们又相敬如宾,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此次成立两家合资公司,是让这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在技术、渠道等合作方面,获得一份更规范的签字画押的文书。这个过场走完之后,吉利、沃尔沃、领克,都将成为赢家,很契合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协同”,协同产生出来的效益就是多赢。
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向在场媒体表示:“沃尔沃、领克、吉利,是不同的品牌,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沃尔沃的竞争是在豪华车领域,中国的细分市场占比大概是10%;吉利则在一些非主流的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领域参与竞争,这个细分市场现在已经达到了将近45%;还有45%是留给国外的主流外资品牌,领克的使命就是去抢夺这部分领域。但是,在基础架构、平台、技术应用,以及零部件采购等方面,三个品牌又是协同作战的。”
安聪慧进一步解释称,比如研发,就是共同进行投入,共同分摊,共同来设计产品的基础架构、物理架构、电子架构等;制造方面,则是更高度的协同,领克01和沃尔沃XC40都将基于CMA平台制造,品质的保证,是不会差别对待的;还有,采购也要实现协同,在零部件采购方面,会拟定统一的标准,这样就可以实现规模效应,不仅产品的品质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在产品成本方面也能够产生很大的优势;再往细里说,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例如人才,吉利和沃尔沃会进行人才相互交流。安聪慧特别强调,全球有竞争力的企业也有类似这样的情况,大众和丰田都是典型。
吉利和沃尔沃的合作,今后范围会更广阔,单从技术来说,不仅是现有的技术,还包括未来新的技术。由此看来,合资公司的第一个赢家是吉利,吉利获得的技术,是其持续发展的永动机。
沃尔沃销售利润将“新增一大块”
7年前,沃尔沃投入吉利的怀抱,业界使用的褒义词是“迎娶”,贬义词是“下嫁”,反正就是中国的穷小子和欧洲的贵族小姐在一起了。当然,那个时候,穷小子兜里的钱比公主的还要多一些。两厢联姻后,日子过的是举案齐眉、齐头并进。
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显示,吉利销量530627辆,同比大幅增长89%,甚至进入7月,吉利汽车就宣布上调2017年的全年销量目标至110万辆。同时,沃尔沃也重返了主流之路。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实现销量277641辆,同比增长8.2%,净利润的增长则超过20%。
吉利与沃尔沃从简单的技术合作,上升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如今则是两个品牌之间的进一步捆绑,甚至形成集团内部的闭环发展。这对沃尔沃来讲,也绝对是赢家。
从领克品牌来看,沃尔沃是主要的技术提供者,入股领克本来就是沃尔沃应该得到的回报,这样,沃尔沃的财务报表上就将直接多一个销量和利润来源,会为沃尔沃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撑,不仅能提高沃尔沃在国内的销量,而且也为沃尔沃今后独立上市助力。更重要的是,目前沃尔沃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乐观,特别是XC90和S90迟迟打不开高端销售的局面,现在拿到领克汽车30%的股份,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扩大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建立一部分基础客户,为产品升级做保障。
除此之外,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CEO汉肯·塞缪尔森还对记者讲到,中国是电动汽车的全球最大市场,希望在这个合作框架之下,双方有能力来进行电动汽车生产平台的开发,最起码的,协同及规模效应有助于沃尔沃降低单车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
领克坐实“合资身份”
领克刚刚打上合资的标签,吉利就收获一帮铁粉的点赞。有的说:“造老百姓(46.260,-0.57, -1.22%)买得起的好车!—希望书福哥会一直践行自己的承诺。”;还有的说:“吉利不错,作为中国公民从不黑国产车,愿吉利飞得更高跑得更远。”事实上,领克作为第一个由中国车企主导的合资品牌,业界内外都寄予无限厚望。
领克汽车,是去年10月在柏林发布的全新品牌,欧洲技术、欧洲设计、全球制造、全球销售是它的定位。总体来说,定位高于吉利但又低于沃尔沃,对标合资品牌。但是,即便领克“内在”已经应用沃尔沃技术,但“外在”的合资身份依然重要,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更需要这样的身份。
有分析指出,“品牌支撑价格”,一直是汽车品牌走向高端化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而且失败的例子俯拾即是,辉昂惨淡,是大众品牌撑不起价格;博瑞滞销,也是吉利品牌力不从心。
客观地说,领克作为吉利全新打造的中高端品牌,两者之间区隔应该更为明显。因此,领克01车型的尾部,没有出现“吉利”的字样。这就很像保时捷,虽然作为大众集团的子公司,但是两者的品牌没有交集。
这样,与观致和WEY相比,领克不仅有沃尔沃的技术背书,同时还拥有了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合资品牌身份。在签约仪式上,三辆领克01同步亮相,现在可以说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等着今年四季度正式上市了。
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钟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算一笔在海外销售渠道方面最小的账,领克也会赚到很多,因为沃尔沃已经有了在全球较为成熟的渠道,领克不仅能少走铺设渠道的弯路,还能节约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