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6月,永安行就提交了IPO申请。2016年,“共享单车”概念火爆,永安行新增了无桩共享单车业务,并于2017年3月1日完成来自于蚂蚁金服、IDG资本、深创投等多家投资机构的A轮融资,随后不久就提交更新版的IPO申请。2017年4月6号,永安行的IPO申请正式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被媒体称为“共享单车第一股”。
不过不到一个月,由于出现媒体质疑和专利诉讼,永安行紧急暂缓IPO发行。7月底,永安行在专利诉讼中终于胜诉,自此扫清了上市障碍。永安行发布公告,表示专利诉讼事项对公司发行上市不构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和障碍,并宣布重新启动公开发行股票。
在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人称“共享单车第一股”终于走到了交易系统里。
8月17日,永安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价32.22,相比永安行在16日公告中宣布的发行价26.85,开盘即涨20%。之后又迅速涨至38.66,目前涨幅达到43.99%。
根据永安行招股书显示,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永安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1亿元、6.19亿元和7.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31万元、9339万元和11653万元,年复合增幅达28.27%。2016年收入分别为2.39亿元、5.3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0.9%、68.9%,而用户付费共享单车、骑旅业务收入分别为36.8万元和96.5万元,占比仅为0.05%和0.12%。
简单来说,永安行的公共自行车业务是盈利的,但共享单车盈利不盈利,从财务报表上看并不知道。
二、相关数据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除了永安行之外,ofo、摩拜单车、小鸣单车、hellobike、优拜单车等共享单车平台均获得过不少融资,其中尤以ofo、摩拜单车获得融资轮次最多,金额也最高,总金额高达数十亿美金。
三、存在问题
虽然号称“共享单车第一股”的永安行上市了,ofo、摩拜单车也获得过不少的融资,共享单车市场看似顺风顺水,但实际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尚未解决。
1.监管问题。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的技术经济形态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与现有管理制度相冲突。尽管国家出台了诸多指导意见规范共享经济以及共享单车的发展,但目前许多部门仍旧坚持传统行业的管理理念,这样十分不利于行业创新。共享经济时代,融合性新业态大量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如果相关监管部门不能尽早更新管理理念,监管效果不仅会大打折扣,更有可能直接扼杀新兴的经济业态。
2.信用问题。信用是共享经济的核心,市场的供需双方必须建立互信关系,才能进行共享交易。共享经济下,需要通过身份信息验证、双方互评体系、保险赔付等制度来快速增加经济参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代表的金融征信,以及各类行政管理征信难以与平台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使得平台企业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审查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漏洞,会影响共享经济的安全性。
3.资源的配置问题。共享经济看似是将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再分配,实际上却造成了资源的一种浪费。以共享单车为例,每一个共享单车的公司目前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自行车车队,一排排崭新的自行车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本,占据大量的摆放空间也导致城市街角拥挤不堪。共享单车俨然已经出现了供需失调、甚至是供过于需的状况,而这一切都是资本跑马圈地引发的后果。
4.盈利问题。共享经济,虽共享有名,也不要忘了经济之实。一切的商业行为的本质还是为了盈利赚钱。市面上不少同质化共享经济是通过“烧钱”维持运营,即使是摩拜和ofo两大共享单车企业,目前也看不到盈利的影子。因此,如何盈利也是直接影响共享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发展建议
对于共享单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O2O部助理分析师陈礼腾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迎合”政策。政策是市场发展的方向标,迎合政策发展是平台立身之本。平台若不能迎合政策发展,即便拥有再好的优势、再庞大的资本支持,都必将会遭到市场的淘汰。
2、拓展盈利。共享单车的整体骑行轨迹较为稳定,那么用户画像会随骑行频次增加以及周围基础设施、商业中心间的关联性增强而不断丰富,这将产生极大的闭环数据价值。另外当平台用户足够多,成为巨型流量入口,其广告价值也不容小觑。
3、稳中求进。对于目前的单车平台来说,稳步发展是关键。不需急于扩张或者上市,永安行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不论是ofo也好,摩拜单车也好,现在单车平台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的适应政策,稳定更多的用户,创造一个可循环的经营模式,而不是一昧的烧钱造车。
共享单车发展时间也不短了。在这段时间里,数不清的资本涌入进来,出现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共享平台,有的顽强生存至今,有的在一次次比拼中死去。但不论如何,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依旧被看好,问题的存在难以避免,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我们要相信,在困境中依旧生存下来的,才是最强王者。
受国家工商有关部门委托,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宣布启动对国内主流网络交易平台用户合规条款进行审查。包括以下四大类、38家平台:(1)零售电商(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唯品会、国美在线、当当、拼多多、贝贝网、蘑菇街、乐视商城、小米商城、有赞、银泰网);(2)跨境进口平台电商(聚美优品、洋码头、丰趣海淘、网易考拉海购、达令、小红书、海蜜、街蜜);(3)生活服务电商(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携程、去哪儿、同程旅行网、阿里旅行、滴滴、神州专车、神州租车);(4)消费分期平台(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人人分期、优分期、99分期)等。目前课题已结题,38份报告近期将陆续向社会、媒体披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