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一小会的功夫朋友圈就被“小朋友”画廊占领了。朋友们都在买画、晒画,分享链接。这是腾讯公益为“99公益日”搞的一次活动。人们可以花一元钱或输入任意金额买一张画,“帮助‘小朋友’乐享艺术之旅”,这些画的作者都患有自闭症、脑瘫、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
看到这些精美的画作出自特殊人群之手,谁都会为他们的天分与自强感动。一元钱的门槛很低,再加上“万众一心”的氛围,人们的参与热情很容易被激发起来。
据媒体报道,这次活动效果惊人,截至今天(29日)13时,整个项目筹款金额已突破1000万元。在今天中午短短30分钟内,参与人次就增加了100万。也许这会是一次全民级的公益活动。
从影响力上看,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活动。不过在兴奋之余,也应该给“冷思考”留下空间。所谓“能量越大,责任越大”,一个活动的影响越大,越应该在程序上经得起推敲。对于公益慈善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资金去向。
不是故意泼冷水也不是找茬,个人认为,这个活动是有瑕疵的。我买了两幅画,但在两次购买的过程中,都没有看到对资金去向的明显提示。页面上只有“帮助‘小朋友’乐享艺术之旅”这句很模糊的描述。
后来我才发现,支付完成之后,有一行小字“了解更多”。点击会跳转到公益项目“用艺术点亮生命”的页面,这才可以看到活动组织方和项目详情。
活动组织方叫WABC无障碍艺途,自称是“一家公益机构,一直致力于为精智障碍人群提供艺术疗愈课程与艺术潜能开发”。而“项目详情”中介绍,“捐赠将全部助力中国心智障碍特殊群体的艺术疗愈和社会融合项目”,还具体分为:“您每捐赠30元,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人次的免费艺术疗愈;您每捐赠199元,可以为他们组织一人次丰富的外出活动;您每捐赠2999元,可以为他们举办一次小规模的社区画展”等等。
一个数额对应一类活动,看似清晰,却让人更加糊涂了。首先没有交代一元钱“买画”的善款将如何使用。所谓的“买画”,买只不过是名义的,实质是捐赠。这些积少成多的千万规模的巨款,将怎样划分成30元档、199元档、2999元档呢?
其次,具体的受益人不明确。很多人“买画”时,下意识地以为钱会直接归画的作者,但看样子并非如此。WABC自称“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帮助过1000多位特殊学员”,但是并没有说这次募集的钱将帮助具体哪些人。
此外,“艺术疗愈”本身也有些不清不楚。部分精智障碍人群有艺术天分,对他们进行挖掘培养可以理解,但自闭症、脑瘫等毕竟是生理性疾病,“艺术疗愈”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解释。
目前,网上已经出现关于“小朋友”画廊的负面传闻。腾讯方面回应称,不存在所谓的“投资商”和“分成”。没人希望再出现一次“罗尔门”。只不过关于资金去向和日后的使用情况,仍然需要腾讯和WABC做出详细的说明。
我更想要提醒公众和公益组织,对于公益活动而言,程序比热情更重要。不断攀升的参与人数、募捐金额固然令人兴奋,但避免“罗尔门”的再次发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否则当潮水逆转,受伤的还是我们社会依然脆弱的慈善生态。
话说回来,朋友圈里的“慈善热”天然具有局限性。那些门槛低、有新意、互动性强的活动,释放了公众的慈善热情不假,但它们也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清华大学教授程文浩指出,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正在出现爆发性增长,但公益基金会的透明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在CAF(美国慈善援助基金会)发布的世界慷慨指数报告中,中国的排名依旧是接近垫底,仅8%的中国人参与过慈善捐赠,而志愿者仅占中国总人口的4%。可以说,正是由于多数人缺乏日常的慈善渠道,朋友圈里的“慈善热”才会格外亮眼,这是一种报复性释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