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9位知名专家学者不仅提出了对航空运输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同时基于宁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把脉宁波空港经济发展。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刘少轩教授就《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现状和挑战》这个议题作开场发言。刘院长简单回顾了当前世界航空运输情况并展望了世界航空业的未来发展,并援引研究数据将中国航空市场与其他国家的航空市场进行了一番比较。刘院长认为,日益激烈的竞争将促使中国航空公司提升效率和市场表现,未来5-10年将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些航空公司可能会破产,但也会在中国本土诞生大型航空公司,会逐步在亚洲甚至全球形成领导力,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管理的提升以及其他方面的提升是不可避免的,包括我们要跟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公司一道制定全球航空业的标准等。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特聘教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严泰勋就中国航空政策问题和解决方案作了明确的阐述。他认为,中国航空业全生产力要素近几年增长迅速,但依然低于欧美航企,未来成长空间充足。从全球航空政策发展来看,天空开放政策对航空运输的正面影响显著。严泰勋特别提到低成本航空在中国的发展问题,指出低成本航空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为以春秋航空为代表的中国本地低成本航空公司提出未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近年来,如何实现临空经济与地方经济协同性发展已成为多个城市的战略发展议题。被誉为国内“临空经济研究第一人”的中国民航大学曹允春教授在会上系统地对中国在临空经济上的发展做了梳理,并多次提出”港-产-城“协同发展的概念。曹允春揭示了关于空港经济的概念及其空间延展的特性。他强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机场及其周边区域正日益演变成为一个特色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发展临空经济,建设国际空港城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化阶段的必然产物,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解决全球区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途径和方式。
应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的邀请,在论坛召开前一天,刘少轩院长携部分专家参观了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并就宁波机场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与栎社机场的高管们一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徐强主任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学者远道而来,一起为宁波空港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根据计划,机场三期建设工程预计将于2018年底竣工。2019年,设计旅客吞吐量超千万的T2航站楼将正式启用,预计202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200万人次、2025年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届时将扭转宁波空港发展滞后局面,对宁波加快“港口经济圈”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刘少轩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创新学院将在航空政策制定、航空运输管理、机场建设、空港经济规划等领域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加强与与民航总局、地方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宁波机场的紧密合作,力争为长三角区域乃至中国与全球航空产业的协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