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逐水草而居”的牧羊人住进了“幸福小区”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学)今天登场的“主角儿”是河南,不是中原地带的那个河南省,而是青海省黄南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都在黄河之南,也都大名鼎鼎。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这个贫困县2016年就摘了帽,2017年通过了国家验收。就问你——牛不牛!咱呀先别忙着鼓掌点赞,听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吧。
先来看看他们的基本情况:全县平均海拔3600米,总人口4.1万人,贫困村16个,贫困户1440户5400人,贫困发生率16.28%。虽然贫困人口基数相对较少,但由于地处偏僻高寒牧区,产业基础薄弱与市场发育程度不足并存,区域贫困、深度贫困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并存,经济发展滞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但在勤劳务实的河南人面前,“天空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儿”。
他们的攻坚举措简单来说就是“123456”条,详细来说可得个“123456”天。
“1”就是坚持一个统领。县委“一号文件”明确2016年贫困县“摘帽”、2018年消除绝对贫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将“一号文件”中的58项扶贫措施,分行业部门详细分解为105项细化措施全力推进。
“2”就是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思想认识。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从“扶贫攻坚”转向“脱贫攻坚”、从“要我脱贫”转为“我要脱贫”。二是精准识别。以贫困家庭为主战场,组织抽调360名工作人员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入户调查及实地查勘工作。政策宣讲知晓率、入户率均达到100%。
“3”就是形成三大合力。一是党政主导力。他们以拿着“帽子”摘“帽子”的信心,和一个贫困群体都不能掉队的决心,层层签订“军令状”。二是社会攻坚合力。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致富能人、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三是脱贫内生动力。通过技能培训、产业扶持、项目扶持、社会帮扶、转移就业等多种方式,富“口袋”与富“脑袋”同步,“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
“4”就是强化四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县里成立精准脱贫攻坚指挥部。各乡镇成立领导小组,各村成立工作室。二是强化工作队伍保障。全县88个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村39个,1049名党员干部联系5400名贫困人口;切实发挥39名“第一书记”、78名抽调干部、68名大学生志愿者驻村帮扶作用。三是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建立大扶贫合作机制。整合政策,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打捆”统筹使用,提高使用效益。开展不同特点的帮扶活动,形成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扶贫机制。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保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整改。
说到这,先打住,开始敲黑板划重点了,拿出笔和纸,做好取经的准备吧,下面就是满满的干货了。
“5”就是五个实招。一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造瀞度生态水、“绿草源”“阿米雪”“乐乐玛”等知名品牌,培育壮大水产业、畜产业、蒙藏药业、旅游业四大产业。二是谋划两个长远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投资1231.6万元,对16个贫困村3.96万亩黑土滩、328处180.15万亩草原有害生物进行了治理。开发林业管护员、草原生态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736个。落实三江源学生补助772万元,为贫困户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03.2万元,完成9所学校校舍改扩建项目。三是做强三个长期增收措施。做强产业基础,共计投资1.18亿元全力打造全县16个贫困村产业项目。统筹人均6400元的扶持资金,通过集资购买商铺、入股合作社或小微企业的方式实现贫困户资产收益。强化劳动技能,为贫困劳动人口举办挖掘机操作、摩托车修理、汽车修理、工艺品制作、刺绣、唐卡等各类培训班,2016年、2017年两年共计培训43期,培训人数2730人次,转移就业5507人次,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6人。四是提升四项基础设施,水利扶贫方面:总投资1.39亿元,解决了1090户5068人、19.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电力扶贫方面:总投资1.41亿元,解决了1041户的用电困难问题。交通扶贫方面:总投资3.5亿元,落实16个贫困村通畅工程16项,总里程390公里。通讯扶贫方面:投资1156万元,完成16个贫困村16个信号基站建设任务和精准扶贫“互联网+”线路架设任务。五是做好五项社会保障工作。将全县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畴,落实低保补助832.96万元。贫困群众住院病人药费、手术费和其他费用减免比例分别提升到10%、25%和35%。将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烈士遗属纳入政府代缴最低养老保险费范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落实资金3668.29万元,建成敬老院2个、社会福利中心1个、儿童福利院1个、儿童保护中心1个,发放贫困残疾人补助金73.5万元、重度残疾人救助金160.5万元。对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941户3540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6”就是推动六个创新。一是撬动金融杠杆力。到省国开行、省州农发行主动衔接,先后召开4次金融部门协调会,落实扶贫贷款9.51亿元。二是带动企业反哺力。建立天津援助民营企业参与精准帮扶新模式,县政府与州农发行、青海聚能瀞度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合作协议。三是开拓市场支撑力。鼓励广大贫困村采取出租、入股等办法,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致富之路。四是挖掘文化旅游潜力。开发黄河南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圣湖、仙女洞等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五是巧用大数据平台力,使脱贫攻坚看得见、查得到、可统计。六是夯实“三基”攻坚力。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脱贫攻坚工作站(室)夯实基层基础,对部分贫困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调整,把精准扶贫教育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计划,让党建活力变成攻坚动力。
“123456”一条条地说完了,您可收好了,这千把百字可都是他们汗水的结晶啊。
至于效果怎么样?让数据告诉你吧:2016年,他们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7.09元,戴了多年的贫困县帽子一下摘掉了。2017年,他们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276.21元和9836.56元,完成了国家验收,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100%,退出准确率99.92%,群众认可度97.45%,成为全省首批3个脱贫“摘帽”县之一。
脱贫了,喜大普奔!看,通往小康社会的大路上,他们来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