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中国梦实践者]高温下的铁路上水工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8-08-10 我要评论

上图:南京站上水工周玉怀准备为列车上水。 左下图:华铁旅服公司上水工陈继春在上海虹桥站为列车加水。 右下图:徐州站上水工刘海刚在为列车上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上图:南京站上水工周玉怀准备为列车上水。 左下图:华铁旅服公司上水工陈继春在上海虹桥站为列车加水。 右下图:徐州站上水工刘海刚在为列车上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摄

  旅客乘坐火车旅行,需要在火车上洗漱、就餐、用水。当您坐在清凉洁净的列车上,惬意地品着香茗,欣赏着沿途夏日风光时,是否看到列车上水工们付出的辛苦。

  陈继春:在“蒸笼”里忙碌

  陈继春是华铁旅服公司的一名上水工。7月19日11时许,烈日下的上海虹桥站,16号站台外的钢轨发着白光,车站上,一群上水工在线路轨道间穿梭往来为列车上水,形成夏日铁路车站忙碌的图景。

  在17号站台北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见到了陈继春和他的工友刘忠明、韩大春。他们身着长袖橙色工作服,戴着橙色工作帽,衣服背部已经湿透,边沿结了一层淡淡的白色盐渍,帽檐周围的发梢上挂着晶莹的汗珠。

  3人排列整齐,快速走向18号站台为高铁动车组加水。“我们要给18号站台上的G1956次列车上水,这趟车11点59分开车。”陈继春边走边说。待列车停稳后,他们迅速地忙碌起来,一人插管、一人拔管、一人做防护,并检查摄像。

  “每个上水器有两根水管,分别负责两节车厢,每根水管都要从上水器里拖出来跑10多米。”陈继春带着棉手套,顶着高铁车厢空调排出的热风,拖起水管一路小跑,插管、开水阀,操作动作熟练,一气呵成。

  “夏天,高铁上的水耗大,我们的动作慢了就会影响后面车厢上水,为了赶时间,已习惯了小跑。”热风吹得陈继春的衣服抖动着,他抬起手臂揩去脸上的汗珠说:“不管天气多热,我们都要穿着长袖衣服,戴着防护手套,防止在拖管、插管过程中划伤皮肤。”

  不到10分钟,陈继春已给16节车厢全都插上水管,工友刘忠明在后面关闭上满水的水管阀门,安全拔下管子收进上水器里。

  上海虹桥站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站之一,每天固定加水的高铁动车组有264趟,一趟高铁动车组停留的时间是20多分钟。陈继春和他的工友们冒着酷暑,在巨大的“蒸笼”里忙碌,为的就是确保每一列高铁动车在短暂时间内能“喝饱水”。

  11点45分,相邻轨道上又驶进一列高铁动车组。这时轨道里2列列车空调同时对外排放热风,人夹在其中就像个“汉堡包”,热得喘不过气来。面对高温和热风,他们3人又配合默契地上水作业:插管、开水阀、关水阀、拔管、摄像检查,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12点10分,他们结束2列车上水作业,离下一列作业有10分钟左右的间隙。陈继春来到站台中部的休息室大口喝着盐汽水。

  “陈继春从早上6点上班到下午6点下班,一天要加水的高铁动车组有26趟,加水车厢有416节,行走路程有30多公里。”上水班组长曾祥俊说,11点以后他们是连轴转上水,没有时间吃饭,需在10点半以前吃午饭,到晚上6点下班后才能吃晚饭。

  周玉怀:烈日下的送水“龙王”

  南京是被称为“火炉”的城市。南京站是个南北枢纽大站,上水工一天要为148趟列车、2500多节车厢加水。

  周玉怀是南京站加水组的一员,工友们称他为送水“龙王”。今年9月份,周玉怀就要退休了,原本暑运可以在家调休的他,却选择和同伴们一起坚守在炙热的铁道上。

  给列车加水是辛苦的体力活。“走路石头扎,四季湿鞋袜,夏季热浪蒸,冬季寒风刮。”这是一首形容列车上水工的打油诗,也是上水工们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夏天室外温度达到40℃左右时,股道里的温度超过50℃,站在其中让人透不过气。乐观的周师傅笑着说:“免费出汗排毒,我的身体健康……”

  中午12点26分,周师傅和工友们已在高温中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在一次次拿起、插入、拧上、放下重复的动作之后,周师傅全身的汗水如同浇灌过一样。列车停车时间只有短短6分钟至8分钟左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一列车注满水,他们要拖着十几米长的橡胶管不停地来回奔走。

  “这样可以去除汗味,晾在外面一个小时就干了。”下午1点半,忙碌了一上午的周师傅才回到休息室,把上午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换下来洗了。随后,他喝上几口水,打开爱人准备的午餐盒快速扒拉起来。

  “现在条件好多了,1994年刚到加水组连休息室都没有,到了1995年有了电扇,2000年之后又配了空调、冷饮机,非常满足了。老婆知道我工作辛苦,每天都为我把饭准备好。刚结婚的那几年,老婆不理解,不知道铁路职工里还有这样一个工种,后来时间长了慢慢地也理解了。”周师傅边吃饭边说。

  24年的加水生涯,周玉怀服务的列车已经超过100万辆。

  刘海刚:铁道线上“洗桑拿”

  进入7月份,江苏徐州,同样高温“烧烤”。

  刘海刚是徐州站上水部一名普通的上水员。7月19日上午,徐州室外温度达36℃,他和工友们已经连续接了5趟车,汗水早已透湿了工作服。

  中午11点,刘海刚回到休息室,没过10分钟,K15次列车进站了。他拿好上水工具、对讲机,戴好帽子和工友们一起走出休息室,进入股道间,站在安全的位置接车上水,脸上的汗水擦不完。

  列车进站停稳后,刘海刚迅速拿出水管、插管、开阀,争分夺秒地为列车加水。“辛苦是辛苦,但为了保障旅客出行用水,还是很值得的。”他话语中透着质朴。

  徐州站客运车间上水部担负着京沪、陇海两大干线途经徐州站的列车补水工作,日均上水170余列2600余节车厢,每节车厢长26.5米,上水员每人平均要负责四五节车厢,他们一个班要上十二三个小时,来回不停地拿着水龙头为停靠的列车加水、补水,每天需来回跑上百趟。尤其是像现在这种高温天气,车上的用水量大,他们更是没有休息的时间。

  有人曾经测算过,按照平均每个上水工每班接车25趟列车计算,一个夜班职工要走上35000多米,将近36公里,重复上水动作上千遍,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进入暑运以后,华东持续多日高温“烧烤”,铁道线如同洗桑拿。上水工们在火车与轨道之间狭小的空间内,穿梭往来为过往的列车加满水,服务南来北往的旅客。“列车上的水是我们上水工辛辛苦苦加上去的,没有我们流汗列车就会断水。”上水工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着自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美国对中国经济模式的指责贻笑大方

    美国对中国经济模式的指责贻笑大方

  • 八月中旬的中国将迎高温暴雨同台竞技 一半雨水一半火焰

    八月中旬的中国将迎高温暴雨同台竞技 一半雨水一

  • 中国青年创业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中国青年创业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 万豪旗下酒店跟进更改涉台标注 台网友刷Wifi发现“中国台湾”和五星红旗

    万豪旗下酒店跟进更改涉台标注 台网友刷Wifi发现“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