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自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随着改革深入,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绩,在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今天,此次政治局会议,专门强调补短板,究竟有何深意?
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在哪里?应该怎么补?央视财经评论《下半年经济怎么干》系列评论,第九期:基础设施补短板,8月11日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际刚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基础设施补短板 为什么?
魏际刚:推动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际刚:从短期看,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包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还有在社会发展方面。比如,解决就业,促进社会公平这方面都有明显的效益;从长期来看,中国要从产业大国变成产业强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个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支撑因素。
王冠:基建补短板 稳经济更惠民生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短板的补齐,包括有效投入,对经济增长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直以来的发展路径可以体现的。就像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让全体国民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包括公平感。如何解决一直以来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性,包括基础设施所体现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投入,补短板意义重大。
基础设施补短板 补什么?
魏际刚:新一代基础设施是中国经济的新动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际刚:基础设施内容非常广泛,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等,也有数字化基础设施、下一代的信息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等设施。我们说的补短板既要补传统短板,也要补下一代基础设施。新一代的基础设施,有的可以给传统产业赋能,比如互联网对传统领域的改造,有的本身就代表着新的增长点,它们都会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王冠:如何投入让市场说了算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基建均衡化,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全国整个市场的一盘棋。仅就交通而言,建立在全国的交通网络、高铁网络上的物流优势和效率优势,会对我们保持现在全球第一的货物贸易大国和工业制造大国,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具体到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投入?应该是让市场说了算。
基础设施补短板 怎么补?
魏际刚: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要有机结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际刚: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要界定清楚。不同的基础设施,有的公共属性更多一些,有的商业属性更多一些。如果是前者,那么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是后者,那可以更多考虑市场化手段。但也有一些领域它是混合的,那在投入上可能更需要多元化渠道。
王冠:基建投资补短板 效果比效率更重要 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什么叫“里子比面子更重要”?有不少城市的规划,经常能看到都在追求大的广场,集中的高楼等等,但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作用。我们真正需要的基础设施,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能实实在在用于经济再循环和再生产的。所以,接下来基础设施投资,怎么把好钢花在刀刃上很重要。
魏际刚:要构建面向未来的、强大的、智能的、绿色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际刚:什么叫强大?什么叫智能?什么叫绿色?其实就是我们要构建完善体系: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升功能、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等,这样一个国际国内统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此来推动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也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