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和“水课”“清考”说再见!本科生迎来“增负”新要求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8-09-08 我要评论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 杨思琪 刘扬涛)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取消“清考”……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以下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 杨思琪 刘扬涛)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取消“清考”……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和“水课”“清考”说再见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

  在学习过程管理方面,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要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各高校要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

  在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方面,要求各高校制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专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师德失范行为,并将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松松垮垮”的教育让人难放心

  “一些专业假大空”“四年本科学到干货不多,毕业即失业”“严进宽出影响毕业生质量”……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存在一些“松松垮垮”的现象引发社会担忧。一些学生及家长认为,教育部直面这些问题出“狠招”,将给加强本科教育带来新动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严进宽出”不利于学生的长远成长,一些学生到了高校变得迷茫,无所事事,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领域时,应该接受相对严格的训练。

  北京一名大学生王子建说,现在专业课还不少,所谓“水课”多是选修课。“有时候不是同学们想‘水’,而是好的选修课很少,受人数限制,只能选些‘水课’凑学分,希望能有更多优质的选修课。”他告诉记者。

  “教授只带研究生,给本科生上课很少。”一些学生说,当前部分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学校应该注重专业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资源向本科课堂教学倾斜,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增负”应增加教育的含金量

  “增负”究竟要增什么?一些专家指出,“增负”并非只意味着增加学业时间、增重学业任务。“增”不是量的简单叠加,而是质的复合增长,要从提高课时数量转变为提高课程质量,从增加学业任务转变为增加学习实效。

  一些网友认为,“增负”贵在提升课程含金量,将“水课”变为“金课”。例如,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对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和整合,使学生有计划、有策略地开展学习,从而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对于一些含金量不高的“水课”,其解决的关键还在于改进课程设计,充实课程内容,增加师生互动,少念PPT、多讲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术志趣,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热爱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对于论文造假、敷衍应付等一些学术不端现象,业内人士指出,“增负”应该体现在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上,让学生养成尊重知识、尊重学术的良好习惯,同时严格遵守教学秩序和学术规范,避免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发生。

  专家认为,除了学生,“增负”也给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对大学教师的评价重在科研,教学在其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低,这让一些教师缺乏投入本科教学的动力和热情。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估导向,改善教师考核制度,增加对本科生的师资投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网贷、透支、分期付款 大学生为何要“超前消费”?

    网贷、透支、分期付款 大学生为何要“超前消费”

  • 日推“水际对策”加强奥运反恐

    日推“水际对策”加强奥运反恐

  • 公安部公布10起“净网2018”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布10起“净网2018”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 真正让社会实现“逝有所安”——聚焦《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四大焦点

    真正让社会实现“逝有所安”——聚焦《殡葬管理条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