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我们脱贫了】河北盐山:精准扶贫重数据 “造血”强身靠产业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8-10-29 我要评论

开栏的话 今年“扶贫日”期间,国务院扶贫办宣布,2017年第二批申请退出的85个贫困县符合脱贫摘帽条件,成功脱贫。至此,2017年申请退出的中西部20个省区市1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加

  开栏的话 今年“扶贫日”期间,国务院扶贫办宣布,2017年第二批申请退出的85个贫困县符合脱贫摘帽条件,成功脱贫。至此,2017年申请退出的中西部20个省区市1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加上2016年已脱贫的28个县,已有153个县脱贫。即日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我们脱贫了”栏目,对这些脱贫县的干部群众自强不息、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依靠勤劳脱贫致富和社会各界积极帮扶、合力攻坚的实践予以报道,讲述他们真脱贫、脱真贫的生动故事,梳理他们的脱贫经验,为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借鉴、凝聚力量

  “河北省盐山县过去真穷,土地盐碱贫瘠,农业生产条件恶劣,1991年被列为省贫困县,1994年被列为国定贫困县,贫困的帽子一戴就是27年。”

  “今天的盐山县变化真大,到2017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9.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04元。今年9月份,顺利通过验收,正式脱贫出列。”

  河北盐山群众这样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这么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盐山县委书记薛泽通说:“治县如治家,作为贫困县的当家人,要做好‘扶贫家长’,带着‘家人’一块儿脱贫。”

河北省盐山县圣佛镇种植合作社的农民在晾晒辣椒。 傅新春摄

  创新手段 精准识别 

  盐山县菜园村村民谷金泉原来种大粮作物,现在种植露天蔬菜,这个可以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项目,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帮他做起来的。“有了难题就去找工作队。”谷金泉说,工作队把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数据中心”相关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给了他,他通过拨打电话多次获得农技专家的帮助,解决了生产难题。“今年,我种的露天蔬菜已收入7000余元”。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建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数据中心”的目的,就是要落实好“精准”二字。

  “农村贫困情况千变万化,如果新致贫、返贫群众不能及时纳入帮扶,已脱贫群众又该退没退,群众就会有意见,工作也难以开展。”盐山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冯本辉说,立足打好精准识别这个基础,针对各单位之间数据难以共享、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填表、进村入户明察暗访“一摸黑”等问题,盐山创立并完善了扶贫脱贫大数据系统。

  除率先建成县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数据中心”外,他们还开通了“盐山县精准扶贫”手机客户端,设立了精准扶贫微信公众平台,围绕贫困识别、帮扶、退出全过程,精准记录、精准管理、精准推动,着力打造动态管理、指挥调度、监督检查、群众反馈“四大平台”。

  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更加精准。盐山经大数据分析发现,全县贫困户中,因病致贫1603户、缺劳动力致贫919户、因残致贫552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464户、缺资金381户、缺技术127户、因学致贫40户、因灾致贫10户、因缺土地及交通不便等因素致贫23户。其中,因病、因残、缺劳动力3个原因致贫占到了74.6%。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盐山组织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针对因病、因残致贫问题,实施了医疗救助工程给予有效解决;针对贫困群众“就业难”问题,筛选出有劳动能力的1200名贫困群众,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针对非贫低收入户和脱贫户实际困难,实施重点监测,及时投入“防致贫、控返贫”商业保险,确保这些群众生活无后顾之忧。

盐山县圣佛镇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务工农民在制作蔬菜春卷。 傅新春摄

  产业“造血” 扶贫强身

  盐山县张相庄村村民刘中保家一度家境贫困。盐碱地种不出收成,刘中保开始外出务工,边务工边学手艺,有点基础后,他有了创业的念头。县扶贫部门支持刘中保办起一个小型管件厂。现在,刘中保不仅摆脱了贫困,还带动20多人就业,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在落实帮扶政策和保障措施“输血”保底基础上,盐山将产业扶贫、拉动就业等“造血”措施,作为贫困家庭脱贫的主要手段。通过多家扶贫龙头企业合作,带动贫困户730户1724人,年人均增收1600元;通过“金融+产业”模式,带动1070个贫困户,户年均增收2500元;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使180余户在挣租金、薪金、股金中实现脱贫致富。“小微工厂”带动是盐山扶贫脱贫的一个特色。部分贫困户虽然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因需照顾老人、孩子或病人,难以外出打工。盐山县出台《扶贫“微工厂”产业扶贫管理办法》,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截至目前,全县扶持“小微工厂”60多家,带动550多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800余元。

  常庄乡前闫村村民王书军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下,到本村“千头肉驴养殖基地”务工,每月增收1800元。手上稍有积蓄,王书军就想起了自己的老手艺,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开办了“纯绿豆粉皮作坊”,并为产品设计了精美包装盒,投入超市出售后,每年收益2万多元。加上两个孩子被介绍到天津自行车厂打工,每人每月收入3500多元,王家面貌焕然一新。去年底,王书军用两年来积攒的资金养殖肉牛20头,由“小作坊”干成了“大事业”。

  党旗飘扬 堡垒坚强

  庆云镇赵家村村民胡国强因病致贫,扶贫工作队根据他的情况,建议他养殖生猪。但是25万元的建设资金成了大难题。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党支部书记赵洪椿几次往返盐山信用联社庆云分社,为胡国强贷款10万元。驻村第一书记王寿轩自掏腰包7万元,给胡国强凑够了养殖棚的建设款。目前,胡国强已成功养殖两批种猪,他逢人就夸:“多亏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俺家才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舒心了。”

  “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堡垒作用。”盐山县委提出“六支队伍”抓扶贫,切实发挥县级干部、县直干部、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督导队主体作用,推动扶贫政策和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定戈刘村10户19人已全部脱贫,为改变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精气神儿,我们争取省福彩公益金100万元,给村里建了广场、修了‘两室’、安了路灯、硬化了道路……”团县委副书记、驻千童镇定戈刘村第一书记邓晓飞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演讲引起热烈掌声。

  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盐山县定期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擂台赛”,由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分别登台打擂,晒成绩、比作风、亮承诺,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目前“擂台赛”已举办5期,各级干部争亮“十八般武艺”,打出了“精气神”。

  贫困往往与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相关。盐山县提出“党政干部进难村、经济干部进弱村、专业干部进产业村、政法干部进乱村”,调集103个派出单位339名干部与113个贫困村对接。同时实施农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建立起525人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信息库,打造出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截至去年底,盐山县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76%。“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仍任重道远。”薛泽通说,“只有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才能保障脱贫成果,乡村振兴才有力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哈聪杰)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云游新疆】天山南北特色多 新疆深秋韵味足

    【云游新疆】天山南北特色多 新疆深秋韵味足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印记:塞罕坝 从流沙荒原到美丽高岭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印记:塞罕坝 从流沙荒

  • 【央视快评】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抓紧抓实办好

    【央视快评】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抓紧抓实办好

  • 明天,我们如何收快递?

    明天,我们如何收快递?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