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前,万山区龙门坳村只有一条不足4米宽的村路,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大多是山地,没有集体产业,村民们过着穷日子。“两头猪崽养了一年,不够柴米油盐钱”,盼产业,盼脱贫,望眼欲穿。在外经商的刘云每次回到老家,心里都不是滋味。
2016年,万山区动员致富能人回乡干事创业,刘云响应号召,马上把公司交给他人打理,自己回村当起了党支部书记,决心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产业,甩掉贫困帽。
刚开始,村民对刘云的做法不理解。可刘云却说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就是要让群众脱贫。”刘云心里清楚,想摆脱贫困,必须发展产业。
山地多、平地少,龙门坳村发展产业没有优势,怎么干?“没有土地优势,那就在项目上动脑筋,闯出一条新路子,把‘劣势’转化成‘优势’。”刘云信心满满。
上任后,刘云立即带领村两委干部到广东、福建和周边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聘请专业团队为龙门坳村制定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
通过考察,了解到种植竹荪见效快、效益高,适合在山地种植,龙门坳又刚好具备种植竹荪对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村两委研究决定,把竹荪产业作为村里主要产业来发展。
说干就干。村两委干部先自筹资金100万元,后又动员有能力的村民入股90万元,做村民思想工作、流转土地、采购设备、购买竹荪原料。刘云带着村干部连轴转,一门心思要把竹荪产业搞起来。
“村干部带头,我们就有信心,大家愿意跟着一起干。”村民刘春仙吃下了定心丸。
为了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村里专门成立了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向政府部门争取扶贫基金100万元,作为贫困户的入股资金参与合作社分红。同时,还动员村里的贫困户通过5万元“精扶贷”入股,由合作社负责偿还本金,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1万元。刘云当众承诺,如果村集体经济不能兑现分红,他自掏腰包先垫付给贫困户。
利益有了保障,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4户贫困户主动与合作社签订了贷款协议,一起发展产业。不到半年时间,400亩荒坡地全部种上了竹荪,竹荪加工厂房也全部建成。
每年7月份,是竹荪开始采收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绿草丛中,到处都是雪白如裙的竹荪,几百名工人提着篮子在基地里忙活。“竹荪都是在早上生长,生长时间很短,当天生长的竹荪必须在中午12点前采完,用工高峰期每天有200多人到基地采收,都是当地村民。”村主任刘小平说。
“种植、管理、采收、包装都要用工,干一天是80元。”村民饶丽芳正是靠着村里的产业,让自家收入翻了几番。2017年,仅竹荪一项产业,龙门坳村销售收入就达500多万元。
凭借产业带动,138户贫困户户均分红2300元,24户通过“精扶贷”入股的贫困户户均分红1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18万元。
“做梦都想村里有个产业,在家门口有事做,有收入,终于实现了。”村民王白牛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如今,村集体已成立万山区荪灵原生态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注册了“荪灵”品牌,成为全国竹荪产业唯一一家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
刘云通过多渠道推广,又与苏州、福建、广东等多名客商签订销售协议,并在黔邮乡情万山馆、苏州食行生鲜正式上线,竹荪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发展产业有红金,越干越有信心。如今,刘云通过向上争取项目,龙门坳村的15公里通村主干道全部改造成6.5米宽的柏油路,交通不再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拦路石”。
刘云介绍,除了竹荪产业,村里流转了60亩水田发展“莲藕+泥鳅”立体种养产业,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还与全村162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年年都有分红。
通过两年的发展,龙门坳村竹荪产业种植规模达到800亩,“莲藕+泥鳅”立体种养产业扩大到120亩,发展标准化大棚蔬菜种植200亩,产值突破150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200多人就业。
如今,龙门坳村村集体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不光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集体经济也越积越多,村里新盖了便民服务中心和养老院,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经济日报 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郭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