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彭茜 郭爽
在一片嘈杂的背景噪音中,一声“噗”的清脆声响,如水滴落水,持续时间短暂得不到1秒,这正是由引力波转化成的宇宙之声。
这个声音源自13亿年前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由此产生的引力波信号经过13亿年漫长旅行,于2015年9月14日抵达地球,被“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两个探测器捕捉到。
2017年10月3日,为探听到这一“宇宙之声”作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性格各异,组成了一支互补的团队:韦斯来自美国东岸的麻省理工学院,是位言行稍显拘谨的实验物理学家;索恩来自西岸的加州理工学院,是位风趣活跃的理论物理学家,与韦斯是LIGO的联合创始人;巴里什也来自加州理工学院,曾主持过国际直线对撞机项目(ILC),因优异的科研管理经验而担当LIGO项目主任。
遗憾的是,LIGO联合创始人、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罗纳德·德雷弗于今年3月去世,未能见证这一荣誉。他与韦斯、索恩共同获得2016年邵逸夫天文学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
雷纳·韦斯--LIGO的“发明者”
雷纳·韦斯的生日是9月29日,对于刚过完85岁生日的他来说,诺奖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我认为这是对背后千名科研人员的认可”,他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
此前他已获得很多奖项,他甚至说,这些奖令他有些不安,“我会用90%的奖金帮助研究生,但我并不是一个英雄”。
出生于德国的韦斯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用激光干涉技术来探测引力波的实验构想,这是LIGO装置的基础。随后,韦斯遇到了索恩,二人仔细研究了探测引力波的可行性。韦斯推动了仪器方面的科学研究,使得LIGO相关设备达到了足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最终捕捉到了“宇宙之声”。
2015年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后,韦斯和索恩紧紧拥抱在一起。韦斯说:“如果我们能把这一消息告诉爱因斯坦,那么他的表情一定会很好玩。”百年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基普·索恩--LIGO的“代言人”
“引力波将成为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人类探索宇宙的强有力工具,” 77岁的基普·索恩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全人类的胜利。”
不过,他说1000多名参与引力波探测工程的科学家没能分享这一奖项,“有些令人失望”,但他还是十分荣幸能够代表他们接受这一荣誉。
擅长科普写作,语言表达能力极强的索恩被认为是美国引力波探测项目公认的“代言人”。1970年,年仅30岁、打扮“嬉皮”的他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他“任性”地依照个人兴趣,开创了物理学多个分支领域,促成了引力波探测各相关领域研究的大发展。
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研究成员、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陈雁北在上世纪90年代曾是索恩的学生。他对新华社记者说,索恩推动了引力波探测研究合作,帮助搭建了整个研究理论框架,促成了这一领域研究“大生态”的发展。
索恩不仅对科研充满激情,还是一位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游刃有余的“跨界达人”。2009年退休后,他前往好莱坞参与电影制作。首部电影便是著名的《星际穿越》,索恩担任科学顾问。这部科幻电影成为很多物理课堂的必放影片。
索恩撰写的科普书籍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其科普演讲节目在媒体上反复播放,他推动科幻小说新的创作方向……正是索恩等人的努力,让全世界无数年轻人开始对引力波、相对论、时间旅行等话题着迷,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自然科学探索。
巴里·巴里什--LIGO的“大主管”
对于81岁的巴里·巴里什来说,获得诺贝尔奖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特意设了一个闹钟,等着接诺贝尔奖团队的电话。果然,电话在凌晨2:41分响起,早于他的设定闹钟4分钟。
“虽然我们有一些预期,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保密工作还是做得非常好,”他告诉美联社记者。
曾主持过国际直线对撞机项目的巴里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特别有一套,威望极高。早期LIGO项目内部也曾充满竞争、矛盾和对立,一度关系僵化。负责该项目的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脾气”和“秉性”各异,在合作中遇到很多问题。直到加州理工学院找到巴里什来主持实验工作,才逐渐把两个学校的合作拉上正轨。
他于1997年至2006年担任LIGO项目主管,把早期“各自为政”的几个研究小组,成功转化为由1000多名科学家参与的高效的国际大科学合作工程。他在采访中说,是科学目标和不断的技术挑战激励着他坚持走下去。
美国《科学》杂志在一篇关于巴里什的报道中写到:“他虽然没有发明LIGO,但是他让LIGO成为了现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