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来自郭兴利,四川广元剑阁县的一名基层法官,也是党的十九大代表。2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己多动腿、群众少跑路的理念,用竹背篼背着国徽和卷宗巡回办案,也被誉为“背篼法官”。
因为一次经历,他的法官梦生根发芽
1960年,郭兴利出生在剑阁县正兴乡龙虎村一个贫苦的农家,初中毕业后辍学,18岁时在乡亲们敲锣打鼓的欢送下入伍。在部队的13年里,他把父亲的叮嘱牢记于心,勤学苦练,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
16岁时的一次经历,让郭兴利对转业后有了明确的规划。原来,那时家乡的亲戚因夫妻关系不和闹离婚,在民政局和法院之间,来回“折腾”了好几趟。年少的郭兴利感觉到,缺乏法律知识,很容易吃亏。从此,学习法律,使用法律,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法律的“种子”在他的心里悄悄地生根。
于是,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参加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法律专业学习,通过3年的努力,系统地学习了法律知识。“转业回家乡,成为司法工作人员,回报养育自己的父老乡亲。”
郭兴利为当事人释疑解惑。 图片来源:四川文明网
背起竹篾背篓 把“巡回法庭”搬到农家院坝
剑门大山蜿蜒起伏、直冲霄汉。开封镇位于海拔800米的玉兰山脚下,距离剑阁老县城59公里,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荆棘丛生。20多年前,老百姓外出办事几乎全靠步行,最远的村组距离场镇超过一百公里。
“老百姓什么时候到,我就什么时候开庭。”郭兴利制定并坚守着这个原则。一天,郭兴利开庭审理一对老人状告儿女赡养的案件。原定上午9点开庭,临近中午,两位老人才气喘吁吁、步履蹒跚地赶来。一打听,才知道老人们早上5点钟就摸黑出发,在30多里的山路上紧赶慢赶,走了近7个小时才赶到……
“等百姓上门求助不如主动上百姓家去解难!”左思右想之后,郭兴利决定采用马锡武审判方式,开设巡回法庭,走进农家院坝解决诉讼纠纷。怎样将法庭设到案发地巡回审判呢?看到山区的百姓赶集时人人背个竹篾编织的背篼。郭兴利觉得来了“灵感”,背篼上面装国徽宽敞,下面装标志牌、卷宗安全。就这样,郭兴利买来背篼,背着“法庭”开始了巡回审案的征程。
3300件案件换回了老百姓的信任
巡回审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下来更是难上加难。夏天,不是炙热的阳光,就是倾盆而下的大雨;冬天,白霜满地,刺骨的寒风顺着脖子往衣服里面钻,常常冻得人牙齿打颤……
背篼一放,国徽一挂,几张桌子一搭,甚至几个石块一垒,走到哪里都可以开庭……面对困难,郭兴利从没有退缩,他和同事们跋山涉水、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将法庭开到了村村寨寨,将法制的种子播撒到山山水水。
25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辖区方圆600余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背烂了10个背篼,磨烂了37副背绳,累计步行10万余公里。巡回审判案件2450件,无一改判,无一信访、投诉,无一不廉举报。渐渐地,当地的老百姓一见了他,都亲热的喊到:“背篼法官”来了。
能够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郭兴利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对党忠诚,爱岗敬业,党和人民会记住你。26年,3300件案件换回了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实现了我初心的选择,也实现了我对党忠诚的诺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