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长城华西银行老年金融服务中心内,部分中老年投资者正在咨询开放式基金销售的相关信息。 周 琳摄
有一种门槛低至1分钱的金融产品能帮助普通老百姓“掌眼”,在理财迷途中找到沙中线和暗中梯——它就是证券投资基金,一种低门槛、代客理财的信托理财方式,本质上是基金投研团队代人炒股、买债券、投资协议存款等。从10余年前备受关注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到2013年横空出世的天弘余额宝,再到此前大热的分级基金、保本基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基金产品,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让赚钱不再是天下难事,盘活普惠理财大市场。
基金是摆脱“股神”的选择
经常去家附近工商银行北京陶然亭支行的邹大妈最近有点儿烦。“我几乎每次去银行交水电费,都会听到各种‘股神’和理财师给我推荐基金,但是买了也不怎么赚钱,有的一旦赎回发现还亏了钱。”
邹大妈的遭遇并不少见。所有公募基金投资者从入场第一天起,想的就是如何从基金产品上赚钱。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曾经在股票上折戟,就会认为目前市场上4000多只公募开放式基金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只。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12家,保险资管公司2家,存量公募基金产品4486只。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蔡云瀚认为,购买投资基金中强烈推荐的品种,就像重仓购买“股神”推荐的股票,看起来可能短期飘红,但长期看是亏大钱的歪路,因为这些产品要么买入时机不对,要么是有“庄家”运行,要么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优异资产管理能力。说白了,靠忽悠散户或者一时的题材炒作赚钱。现实中,股神们和理财“精英”普遍存在的根源是普通老百姓对自身投资能力的缺乏和不自信。
基金可以成为摆脱“股神”的选择,但普通百姓选择基金需要有技巧。“如果按照年龄将普通投资者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年三类人,‘大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无疑最低,中年人次之,青年人风险承受能力最强。”格上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晓晴认为,不同投资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一是根据投资风险和收益来选择,要根据风险承受情况选择基金产品所属的大类别,或构筑合适的基金投资组合,将低风险和高风险的基金产品搭配起来。二是根据投资者年龄和自己的投资目标作出选择。一般年轻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更适合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品种,老年人没有额外收入来源,一般以稳健、安全、保值增值为目的,通常比较适合平衡性基金、保本基金或者债券型基金。三是根据投资期限选择基金。与股票不同,基金一般是中长线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应考虑投资期限,尽量避免短期内频繁申购、赎回,尤其是2年至3年的中期投资,除了应包含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等品种之外,还应综合考虑流动性、收益和风险等级。
百姓存款“搬”到基金公司
邹大妈之所以经常在银行买基金,根源是普通百姓对基金专业理财的信任。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大妈们的从众心理更重,认为买了基金,就能一劳永逸,“别人都买,我也要买”。
问题是,市场上4000多只公募基金、2000多名基金经理,都是理财专家管理的绝对赚钱产品吗?当然不是。老百姓可以闭着眼睛买,源自过去公募基金精英化理财的传统印象。
1998年至2012年间,华夏基金前高管等一批明星基金经理开创了全天候理财时代,即无论大盘走势如何,凭借基金经理卓越的主动管理能力总能战胜大部分知名指数的平均收益。换言之,买这些股票型基金几乎总能赚到不错的收益。据好买基金网统计,截至2012年5月初,卸任基金经理后,王亚伟在操盘华夏大盘的6年又124天中,共实现1182.1641%的回报率;操盘华夏策略3年又192天中,实现126.1%的回报率。同期,沪深300涨幅分别只有182%和45%。
随着明星基金经理时代结束,单靠少数人包打天下的局面出现剧变,基金产品更加多样化、工具化、细分化以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在基金市场发展初期,由于明星基金经理和产品的稀缺,大妈们将基金等同于懒人理财的工具。实际上,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基金经理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股票分级指数基金带有独特的杠杆特性,追涨行情时能够大显神通;货币基金以流动性管理见长,其支付功能、消费功能是其他基金不能比的;QDII基金放眼海外,任由国内市场风云变幻;债券基金的大体量优势,定开债基的封闭管理优势都是其他类型基金管理方面没有的特色。普通百姓看好黄金时,可以买黄金ETF,看好小盘股就买中小板ETF,看好科技股则买电子信息产业基金。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大妈们将资金“搬”到基金公司,银行存款的下降趋势加速。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7月份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活期存款和流通中货币(现金)合计大幅减少3万多亿元人民币。这些“搬家”的存款很可能“变身”为个人定期存款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更深入的调研显示,规模飙升的货币基金很可能是“搬家”存款的新去处。
买卖策略是理财真谛
既然世上没有“股神”,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基金产品,普通老百姓该如何选择琳琅满目的基金工具?答案在买卖策略和产品匹配度两个维度考虑。
大的买卖策略无非是两个方向:选择正确的买卖时机,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概言之,“择时”和“择基”。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原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在择时方面,要注意股票投资与基金投资大不相同,却仍存在相似的地方。例如,买卖股票讲究买卖时点,申购与赎回基金,同样讲究时机。
选择基金申购的时机有几方面考虑:一是基金公司的促销时点,在基金发行时,基金公司通常会开展一系列优惠活动,对新基金做促销,老基金有时也会在持续营销期间促销,这些老基金通常是业绩较好的基金;通常在市场前景乐观、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发展的情况下,是购买基金的好时机。此外,基金募集热度指标,有一定参考价值。有的基金在资金募集期即受到广大投资者追捧,募集热度较高,但在日常运作中,投资收益表现不佳;有的基金则相反,募集期平淡,运作中却能达到高收益。所以投资者应理性面对基金募集期的热度。
事实上,在市场走势由弱转强的局面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的仓位可能越来越重,定投策略有利于摊低成本、获得超额收益。例如,投资人若对相关行业和企业一无所知,但对整个经济前景有信心,愿意长期投,这类投资者应该广泛地分散投资,定投指数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市场突然转入空头运行,因为仓位暴露的严重性,定投策略对头寸的伤害也可能是致命的。
因此,普通老百姓在审视产品匹配度前,首先应看懂基金招募说明书,了解基金在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基金时的各项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基金的净值、年报、公司盈利水平、基金经理从业年限等有全面了解。唯有真正了解持有的基金产品,才能从基金理财中获得稳健收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