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为由中南设计集团设计的广东科学中心。
下图 为由中南设计集团设计的厦门北站。
(资料图片)
1年前,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以下简称“中南设计集团”)旗下中南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中南院”)总工程师李霆入选第八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成为时隔22年后湖北省诞生的第三位建筑业全国设计大师。与李霆一样,前两位获此殊荣的大师也来自于这家屡屡中标国内外重大项目的设计院。
一家有60多年历史的地方老国企何以屡屡摘得创新桂冠?在湖北省国资委副主任何庆丰看来,这主要得益于中南院自2009年起探索推行的骨干员工持股改革试点。
“智力密集型企业和轻资产企业员工持股改革是湖北国企混改的亮点之一。”何庆丰说,中南设计集团通过建立所有者与劳动者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出一条释放创新活力的新路,其成功经验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借鉴意义。
第一步:
整合重组
前不久,又一家省出资企业——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原单位脱钩划入中南设计集团,成为该集团旗下的第10家独立法人子公司。这也是中南设计集团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早在2014年,湖北省就提出,推进国企改革要坚持“一企一策”。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优势互补、组团出海”的原则,湖北省国资委将省出资企业中的中南建筑设计院、省工程咨询公司、湖北设备工程招标公司、省成套招标公司4家企业整合,于2014年6月份组建中南设计集团;随后,又将隶属于省交通厅的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隶属于省住建厅的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划转到该集团。
整合之后,中南设计集团对子公司中有市场潜力的辅助业务再度重组,先后组建了主业清晰的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省城建设计院、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中南设计集团投资开发公司4家新公司。
“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集团资源整合与业务重组成效初显。”中南设计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说,“我们终于由‘单兵作战’变成了‘联合作战’,实现了‘1+1>2’的效果。”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张云的观点。2017年,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0.3%、10.5%、15.2%,净资产与2014年集团组建时相比更是大幅增长了144.9%。
张云所说的“联合作战”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指专业性,即通过整合全集团内部资源,提升专业能力,打造专业品牌;其二是指全产业链,即在纵向整合资源的同时开展横向布局,将整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悉数纳入其中,构建优势平台。中南设计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何庆国表示,目前中南设计集团已经形成了包括工程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环评、项目管理等在内的全产业链优势。
“判断整合重组是否成功,关键要看企业能否形成协同效应。事实证明,中南设计集团的整合重组既不是‘拼盘’,也不是物理叠加,而是‘催生了化学反应’。”何庆丰如此评价。
第二步:
员工持股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6大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中南院的代表作着实不少,包括郑州东站、杭州东站、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等都是他们的核心团队设计的。不过,即便是这样一家业界闻名的国有企业也没少遭受人员流失的打击。
“最惨的时候,我们的流失率达到了70%,个别团队只剩下‘光杆司令’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中南院副总建筑师李春舫至今仍感慨不已,“过去,由于中南院机关化、行政化特征明显,机制不活、活力不足,每年都有不少核心技术人员被高薪挖走,中南院几乎成了中部地区建筑设计界的培训和人才输出机构”。
作为“人脑+电脑”的智力密集企业,留住人才事关企业生死存亡。为此,2009年中南院痛下决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由省国资委以老中南院净资产(扣除改制费用)出资持股74%;中南院184名中层以上经营管理者和核心技术骨干以现金出资形式持股26%。
从员工持股的那一天起,一切都不一样了。何庆国坦言:“最大的改变是员工的心态。以前大家都是打工的,挣工资,拿奖金,其他事都不关心。现在大家都持有股份了,公司的一草一木都与员工切身利益有关。就说下班前关灯关空调、打印材料双面用纸、出差争取当天往返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都成了大家的自觉行为。粗略核算一下,员工持股后办公和差旅开支至少节约了20%。”
同时,非经营部门的技术骨干也不再“傲娇”了。以前,越大牌的专家越喜欢埋头干自己那摊事,现在则是到处打听哪里有新项目招标,参与项目接洽成了技术骨干的“分内事”。
资料显示,2009年改制时,中南院营业收入不到3亿元,利润不到3000万元,净资产仅为1.2亿元。到2017年,企业利润和净资产收益均实现跨越式增长,核心数据远超同类企业。
如今,不仅持股的核心技术骨干不动跳槽的念头了,就连尚未持股的优秀工程师、设计师也有了盼头。根据中南院的股权流转机制,退休和离职人员必须退股,腾退出来的股权会留给新的核心技术骨干。
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如今中南设计集团每年人才流失率已经下降到2%至3%。
第三步:
向年轻人倾斜
如果有一个拿双倍薪水的机会摆在面前,去还是不去?
中南建筑设计院第一建筑创作室“80后”员工刘奕坦言,如果是过去,自己很可能会心动。但现在,她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她已经和中南院紧紧“绑”在了一起。
去年,中南院又作出了一项大胆决定——为留住比例高达60%的青年员工,中高管退出设计院股份,转持集团股份,腾出的股份向年轻人倾斜。
转持集团股份意味着收益降低,中高管们愿意吗?中南院某部部长坦言,刚开始不少人都有抵触:“为设计院工作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要让我吃亏?”
不过,一番思想工作做下来,大家都明白了,让出收益相对更稳定的设计院股权可以激发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激情,为集团长远发展奠定更牢固的人才基石。作为集团的利益共同体,大家将共享整个集团的发展收益。
目前,中南设计集团的10家子公司中已有7家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共有597人持股,占各公司总股本的15%至20%。
在不断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的同时,中南设计集团还设置了通畅的人才晋升通道,让骨干们留得更加心甘情愿。
“事业有奔头,干事的劲头更足了!”刘奕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明桥 通讯员 陈 颖 郭晓雯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