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村民王虎法拉着记者来到村委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共洗浴室、卫生所,都用瓷砖贴墙,整洁美观。随后,记者又跟随王虎法来到了农家书屋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摆放了近百种书籍报刊,三三两两的村民或专心观看或做笔记。文化服务中心有乒乓球、羽毛球,还有投影仪、数字电视和音响等设备。刚刚卸任村第一书记的侯志强说:“这是市委、市政府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起来的村级文体活动场所,村民随时都能来锻炼,每礼拜还会播放一次电影或者其他科普知识。”
“东边还有理发室、厨房和餐厅呢。”王虎法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在农村很长时间也洗不了一次澡。没想到到老了还能赶上不出村就能洗洗澡、理理发的好事。谢谢党的好政策,不仅帮着我们脱了贫,还给我们带来了新时代的新气象!”
庄头村是太行山里的一个小山村,因为没有地下资源也没有产业,村民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全村48户160多口人,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贫困人口73人。2016年,侯志强从市里来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分析致贫原因,结合村里实际,运用各项扶贫政策,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帮扶措施。村民王元富数着指头说:“这些帮扶措施有异地搬迁、中药材连翘产业种植、造林合作社务工、雨露工程等,贫困户适宜什么就干什么,对号入座,户户享有产业脱贫,人人拥有利益分配。”
张忠文报出一串数据:24户贫困户,户户享有连翘产业收益,11户享受异地搬迁补贴,8户加入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12户因病致贫家庭享有健康扶贫双签约,3名大中专学生享有雨露工程扶贫。到2017年底,村里人均收入达到了4600元,实现了实际意义上的脱贫。王虎法告诉记者,他2016年加入了造林专业合作社,每年上山造林务工100多个,每天工资80元,可收入10000多元,再加上连翘产业收益和种地收入又有5000多元,全年实际收入15000多元。
记者离开庄头村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雪,这让王虎法十分高兴:“今年又会有个好收成,我前些时在山上刨的鱼鳞坑,有了这场雪就会保好墒情,开春时栽树成活率就会特别高。有总书记的新思想,有十九大的指引,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不仅要求富,还要求知、求乐、求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存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