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产业发展,还是文化建设,都离不开资金和人才。”全国人大代表、通辽市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表示,他们村是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村,村民多靠畜牧业为生,过去是全苏木最穷的嘎查。吴云波代表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后,组织牧民以现金、耕地和牛入股的方式,成立了玛拉沁艾力养牛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上下大力气。如今,村里的养牛产业越做越红火,也在积极解决贷款难、对接市场难、肉牛没保险等发展难题。合作社去年还解决了46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就有8名大学生。他认为,现在返乡发展迎来了特别好的契机,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年轻人完全可以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们还停留在出售鲜货的层面。只有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实现小庙子村的富民强村梦。”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告诉记者,他们村人均土地不足两亩,2009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怎么才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是村“两委”班子面临的最大难题。赵会杰代表多次组织党员和群众外出学习,并搞起了胡萝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如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万元。“现在的问题是人才短缺。村里的劳动主体全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建设。”赵会杰代表的感慨,说出了几位村党支部书记的共同心声,大家也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产业上去了,其他方面跟不上,发展也难以为继。在把产业搞上去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建设和乡风文明。”全国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铁公泡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国琴说,铁公泡子村占地131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然而,过去由于过度放牧,村子周边一度都是连片的沙窝子,大风一过,黄沙漫天。村民十年间植树造林近10万亩。如今,项目区林草植被综合盖度达90%以上。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村里办起了农家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2017年,村民收入中的40%来自林草产业,端稳了绿色生态经济的“饭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罗 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