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调控逐渐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时,作为本轮楼市调控的先行军,近日北京再发重磅消息。据悉,《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7年上半年,国家在住房市场体系的调控力度较大,下半年则明显在住房保障体系方面发力。”日前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此次关于共有产权住房的意见稿中,有几个点值得关注,首先《暂行办法》明确了分房人中的比例,即各区房源要有30%给到“新北京人”,这是北京外来人口居住权最为数据化的保障方式。此外,对于有过住房转出记录的家庭来说,也不能申请共有产权房,堵住了可能存在的炒房漏洞。
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共有产权住房的推出或意味着自住房日后将被替代。但记者梳理后发现,共有产权住房的门槛实际要比自住房略有抬高。如单身家庭申请购买的,申请人应当年满30周岁,且家庭成员名下均无房,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共有产权住房;而自住房对于单身家庭购买则无年龄限制,并且在申购方面,自住房家庭名下可有一套住房。
链家研究院院长杨现领认为,未来北京的市场供应只会有三类房子:商品房、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撑、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体系,租赁住房保障低端需求、共有产权住房保障中端需求、商品房保障高端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自广州提出“租购同权”以及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发文支持租赁市场后,有关租赁市场的话题热度始终居高不下。而此次《暂行办法》中同样提到,“已购共有产权住房用于出租的,购房人和代持机构按照所占房屋产权份额获得租金收益的相应部分。”也就是说,购买共有产权住房的购房者还可将房子委托给中介或开放商用于出租,这可变相看成是进一步扩大北京的租赁市场。
链家研究院预计,到2021年预计北京存量房为900万套,共有产权住房占比2.8%。
“共有产权住房解决了政府供地缺乏激励的问题,有利于刺激政府扩大和落实供地计划,形成有效供给,满足居住需求。”杨现领日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政策对于稳定房价预期将起到积极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