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是关键。在滁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盛必龙看来,“双创”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做好“双创”,需要打造好平台、培育好主体、完善好环境,大量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团队。
为此,滁州经开区大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交流平台、部委合作平台、项目孵化平台四类创新平台,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滁州建设了检验检测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与高校院所合作举办“中国家电核心零部件高峰论坛”等对接交流平台;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合作,共同实施“蓝火计划”,共建“中国高校(华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引进鸿典集团建设指南针科创园,致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高科技项目孵化器。
同时,滁州经开区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开展高层次研发。例如,帮助信盟装备与合肥工业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在自动化装备领域实行技术升级。目前,滁州经开区已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108个,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省级研发中心48个,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率达95%。
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原动力”。滁州经开区始终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来支持和保障,制定了《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在创业资金、投资补贴、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每年安排科技创新专项支出,年均增幅达到30%左右。
为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滁州经开区还大力建设“引得来、留得住”的环境。据扬子空调公共关系部张立忠介绍,该公司引进的3名高层次人才,滁州经开区均免费提供了高级人才公寓。
“近期园区又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具体的细则很快就要出台,我们都非常期待。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滁州经开区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张立忠说。
得益于滁州经开区卓越的创新平台、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以及优越的创新环境,一批又一批高级人才纷至沓来。中科院赵国屏院士团队在滁州经开区投资药用纳米抗体筛选、高通量基因合成项目;指南针科创园引进梅泽群等一批博士团队以及高级海外人才,已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一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白海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