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见证“雅歌投壶”的国家礼仪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8-06-24 我要评论

图为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汉代绿釉陶投壶。(资料图片) 投壶游戏原本不是游戏,而是由西周的射礼演变而来诸侯列国会盟聚宴时的重要礼仪 投壶,原本不是游戏,而是国家礼仪。 两汉

  图为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汉代绿釉陶投壶。(资料图片)

  投壶游戏原本不是游戏,而是由西周的射礼演变而来诸侯列国会盟聚宴时的重要礼仪

  投壶,原本不是游戏,而是国家礼仪。

  两汉时期,统治者推崇儒学。《后汉书·祭遵传》记载:“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雅歌投壶”成为了当时士大夫们饮酒作乐时的风尚。

  河南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汉代的绿釉陶投壶。它通高26.6厘米,颈高13厘米,口径只有4厘米;整体口小、颈长、肚子大,下有三个矮蹄足。除底足外,壶身施以翠竹般的绿色釉。除此之外,在壶的颈中部、肩部和腹部各饰有一周凹弦纹。

  这件绿釉陶投壶,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铜和铁为着色剂,在700℃左右的温度下烧成。釉色清澈明亮,是单色低温铅釉陶器中的精品。

  从史籍及汉画像石综合考证,这件绿釉陶投壶与汉代投壶游戏所用的壶形制相同,为研究汉代投壶游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投壶游戏是一项与饮酒相结合的投掷游戏,需要准备一只壶与数支箭矢。参与双方在距离“壶”相等的距离处,轮流单手将箭依次投入壶中,投中多者为赢,输者罚酒。

  多数学者认为,投壶游戏原本不是游戏,而是由西周的射礼演变而来诸侯列国会盟聚宴时的重要礼仪。《大戴礼记》《礼记》中均著有《投壶》篇,专门介绍了投壶的礼仪。

  投壶所用的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颈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盛有小豆子,使箭不能跃出。矢是所投的东西,一般用不去表皮的拓木或棘木制成的无镞的箭。按照投壶位置的不同,又把矢分成二尺、二尺八寸、三尺六寸三个标准,分别适用于室内、厅堂及庭院。除此之外,还有“算”、“中”和“马”。“算”是计算投中次数的筹码,“中”则是盛算器,“马”是胜利的筹码,每胜一局立一马,将获胜者比作乘马的将帅。

  投壶游戏不仅用具十分考究,而且礼数繁多。投壶前,宾主双方要先行揖礼,然后由司射即游戏的主持者兼裁判员宣读游戏规则,规定参与者及观礼者全程要恭敬谦和,不能大声喧哗、交头接耳,言行举止不可做出轻浮傲慢之举;投壶时宾主双方无论输赢,都要从容优雅,不可抢投或连投。接着,由乐师击鼓奏乐,游戏开始。投壶游戏共举行三轮,每投一轮计算一次成绩,输者被罚喝酒,三局两胜后输者将获胜的一马赠于胜者,以表祝贺,游戏结束,举行庆礼。

  汉武帝之后,投壶用具中的箭矢由原来的棘木改成了竹子,壶中不再装小豆子,使箭杆可以跃出,抓住重投,这样一连可以投百余次,谓之“骁”法。《西京杂记》中就说,汉武帝时有一位投壶艺人郭舍人,经常为武帝表演“骁”法,“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

  投壶游戏从春秋至民国流传了2000多年,成为了一项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巷陌平康的汉民族传统的宴饮礼仪和投掷游戏,并且于唐朝随围棋、蹴鞠一起传入了朝鲜半岛,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段晓静)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美媒:中国人为海外购物直播“疯狂” 他们不睡觉

    美媒:中国人为海外购物直播“疯狂” 他们不睡觉

  • 奔忙在金色田野上:听新“麦客”说说心中的喜和盼

    奔忙在金色田野上:听新“麦客”说说心中的喜和盼

  • 手语盲文国家标准7月1日实施 手语有了“通用语”

    手语盲文国家标准7月1日实施 手语有了“通用语”

  • 从前沿技术到应用现实 “人工智能+医疗”如何治病

    从前沿技术到应用现实 “人工智能+医疗”如何治病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