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领航新征程)韩文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17-11-08 我要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在今后几年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在今后几年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实现;第二步目标是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这在20世纪末也已经实现;第三步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在各项事业发展上全面对接,是继往开来的关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对于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义十分重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我国古代,小康代表了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比较宽裕的理想社会状态。《诗经》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中描绘的“小康”是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美好社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古代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千年期盼和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全面小康和总体小康同属小康范畴,但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社会理想在当代中国变为现实,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小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范畴。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在1999年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目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8000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门槛(2016年划分标准为人均12475美元)还有约34%的差距。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有望达到或超过1万美元,更加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这表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与国际上现代化发展阶段是衔接的。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进展和短板弱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定时限为新世纪头20年,现在已经过去17年。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可望如期实现目标要求。经过多年的持续较快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在2017年将达到80万亿元,并稳居全球第二位。2016年与201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5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6%。在此基础上,今后几年国内生产总值仅需年均增长6.3%、居民收入年均增长5.3%以上,就可以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同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服务业比重由2010年的44.1%提高到2016年的51.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4.9%提高到64.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9.9%上升到57.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0.9%提升到56.2%,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43位上升到第22位,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和充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三是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高。文化产品丰富多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2.75%提高到2016年的4.14%,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外文化交流成果丰硕,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近几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每年1300万人以上,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26.5%提高到2016年的42.7%,加快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基尼系数由2010年的0.481降低到2016年的0.465,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6567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433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2%下降到4.5%。社会保障实现全民覆盖,基本养老金等标准逐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6年的7.5‰,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过去8年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使8000万住房困难群众迁入新居。社会治理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2010年到201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22.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5.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由2013年的7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6年的50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30.6%。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20.36%上升到2016年的21.63%。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遏制。

  经过17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我们完全有把握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面临一些短板弱项,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挑战。一是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风险隐患较多。金融风险仍在积累,非法集资等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信息安全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如果重大风险隐患不能得到有效化解,甚至在特定环境下由隐性转为显性,就有可能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影响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二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2016年全国还有4335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艰苦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属于脱贫攻坚要啃的硬骨头,剩余的脱贫任务量虽变小,但难度增大。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仍较普遍,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四是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难度较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不到位,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同时,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等。必须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认真查找差距,切实对症下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画上圆满句号。

  三、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最后冲刺期,3年时间虽短,但收官之战十分重要。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一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摸清风险底数,既要掌控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又要掌控隐性债务风险;既要掌控银行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又要掌控影子银行、非法集资等隐性金融风险。既要严格控制增量风险,严防风险持续累积和发散;又要有效处置化解存量风险,努力使各类风险趋向收敛。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要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黑天鹅”事件、“蝴蝶效应”和“灰犀牛”冲击,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社会风险,防止个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二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投入,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结合实际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让脱贫成效真实可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三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排放。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范围之内。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督察,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和氛围。

  四要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持续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目标要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征程。(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特朗普今起访华 “习特会”将定调新时代中美关系

    特朗普今起访华 “习特会”将定调新时代中美关系

  • 北京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号召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首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北京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号召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印发通知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

    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印发通知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

  • 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