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
2017年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强调:“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下大气力治理“大城市病”,推动城市管理向法治精治共治迈进。
2018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也提到,今后五年的立法规划将落实首都战略定位,治理“大城市病”,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统筹,确保重要改革于法有据。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千龙网记者采访多位市人大代表,聚焦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治理“大城市病”建言献策。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千龙网记者采访多位市人大代表,聚焦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治理“大城市病”建言献策。图为千龙网记者采访市人大代表陈旭明。通讯员李锟摄 千龙网发
法治:让城市精细化管理于法有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前提保障是法治。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北京深化重点领域立法,把精治共治法治理念贯穿到立法全过程,相继出台了大气污染、轨道交通、控烟、居家养老等领域的条例法规,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市人大代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旭明认为,这些条例法规的出台都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法治体现,让重要改革于法有据,也着实保障了城市精细化管理进程。
有了法的保障,城市精细化治理成效逐步显现。自2014年3月1日起,《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开始实施。数据显示,相比2013年,北京市2017年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5.6%,一级优天数增加了25天;北京控烟条例实施2年以来,北京吸烟人群减少20万,比条例实施前下降了1.1个百分点……五年来,北京“大城市病”治理力度显著增大,清洁空气、缓解交通拥堵、城市生态空间等方面任务成绩显著。
市人大代表、北京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卫爱民表示,“有法可依,让城市精细化管理效果明显”,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所述,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就会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在今后的城市治理中,法治化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2018年,北京在立法工作方面,将组织编制五年立法规划。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治理“大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拟继续审议机动车停车条例、气象灾害防治条例、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条例等,在城市治理的重要方面,力争于法有据。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千龙网记者采访多位市人大代表,聚焦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治理“大城市病”建言献策。图为市人大代表郑红强在分组讨论上发言。千龙网发
精治:“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是一种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精治是手段。
在市人大代表、东城区龙潭街道工委书记杜娟看来,实现“精细”二字的第一步,要从破解管理顽疾下手。比如在日常管理中,街道乡镇在基层一线,最容易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然而街道没有执法权,往往需要城管、消防、工商、安检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这就带来了难题,“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东家来了,西家没来,很难形成合力。”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以精治为手段,完善街道乡镇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现场,代表对此进行了热议。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蔡奇说,“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机制。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模式首创于平谷,街乡一旦发现什么问题,列出职能清单后“吹声哨”,唤来各个委办局集中“会诊”。同样,执法权的哨声也立竿见影。“一旦哨声发出,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必须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现场拿出具体执法措施,不完事,不能走!”
位于平谷区大兴庄镇的东石桥河,由于两岸上百家养殖场的排污,导致5000余米的河流积淤成污,臭气冲天。然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三声哨响,破解了多年来的治理顽疾。几声哨响,依次唤来了水务局、环保局、农业局等主责部门,分别给河道清淤,开展河道周边清理工程,大范围摸查排污口,治理河道污染源头。如今,这条河已经清澈见底,波光粼粼。2017年,“吹哨”模式向平谷全区推广,“条条”委办局的力量,聚集在一起,有效地破解了多年以来联合执法效率低、力度不够的难题,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精治的重要手段。
新机制如何在全市落地推广?市人大代表、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竹杆社区党委书记郑红强坦言,“我们在吹哨的时候,别的社区也在吹哨,可部门的人力毕竟有限。”“吹哨是好事,但我不知道哨在哪儿,怎么吹”,杜娟也道出了困惑。
“现在从中央到市里都在强调抓落实,开多少会都不如抓落实,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街道和社区,所以我们要求工作重心下沉,执法力量也要往下走。”蔡奇强调,“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不仅仅是综合执法,还涉及由街道依法管理,今后要加大街乡考核部门的权重。“并不是说一开始就要尽善尽美,可以先抓一些试点,不断探索完善。”
关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今后的探索和完善,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台湖镇党委书记倪德才认为,最关键是要通过人员的安排上明确街道部门职责,使得“街乡有需要,部门来解决”成为制度安排,避免出现扯皮和形式主义。
代表们的关切,相关部门也已经在落实。目前,为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要求,市编办已经下发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清单征求意见函。今年60多岁的朱桂椿是社区的一个热心人,小巷管家招募仪式启动时,她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了“安化北里七号楼北侧路”的管家。图为朱桂椿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并向记者展示其亲手绘制的小巷管理图。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摄
共治:城市管理不能只靠政府一只手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共治是基础。其中,还提到了共治的案例,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完善街巷长制,发挥小巷管家作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以背街小巷为重点的精细化管理。
“小巷管家的推行,就是政府工作报告里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的共治。”杜娟所在的龙潭街道,是全市第一个推行小巷管家的街道。2017年4月,龙潭街道向全街道居民发出“招聘令”,不设学历年龄限制,凡热衷公益事业、熟悉街巷情况、了解法律法规、关心城市管理、时间精力充裕的市民均可报名成为小巷管家。
这一召集令的发出,打开了政府与居民联合共治城市的大门。“自己家的事情自己干,社区建设大家管”,家住东城区龙潭街道的朱桂椿阿姨第一时间报名了小巷管家,“政府把环境整治好了,周边的居民干好后续的维护工作,这样家园才更美好。”她认领的小巷是安化北里七号楼北侧路,短短150米的小巷,顽疾却不少,不过,都被朱桂椿用一招“自绘小巷图纸”的妙招破解了。
在朱桂椿手绘的图纸上,不仅有小巷的地形图,还详细标注了违建位置、树木位置、商铺位置……情况一目了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为了拆除小巷里的一处处违建,朱桂椿多次上门做工作,终于啃下这些硬骨头。朱桂椿说,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找政府解决,你负责这里,我负责那里,大家在一起就能形成合力,共同把家园建设好。
2017年全年,龙潭街道共招募149名小巷管家。分布上,实现了背街小巷的全覆盖;效果上,共巡防29621个小时,随手解决五大类4452件事项,实现了“自己的事儿自己管、自己想、自己做。”
“下一步,我们还将动员代表和委员认领街巷,成为小巷管家,让共治的主体更加多元化。”杜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今后街巷长制的完善,郑红强认为应该把制度真正落实、落地,“每个街巷长都是由机关干部担任,每天要求街巷长汇报情况,这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现,容易出现委托他人代理的情况,委托的情况多了,效果就减弱。” 郑红强说,街巷长制施行应抓大放小,与小巷管家、基层自治组织、社区志愿者等联成机制。
这样的认识得到了高层的呼应,市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吉宁在西城团分组讨论时说,城市管理很复杂,只靠政府一只手是治理不好的,没有规矩也是治理不好的。政府需要建立好的机制,通过机制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事一议。同时要转变作风,更主动,营造好的社会环境。
在龙潭街道,小巷管家与街巷长形成联动机制,取得良好效果。2017年,该街道小巷管家协调上报由街巷长协调解决的事项达1900件,成为街巷长制的重要补充、居民自治的重要力量。
今后,共治机制也将走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路上。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美丽乡村”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北京将在全市推广街巷长制和小巷管家,核心区内设置2432名街巷长,同时推广龙潭街道做法招募小巷管家,实现核心区背街小巷全覆盖。
转载请注明出处。